小儿无甲状腺性克汀病的核心治疗药物为甲状腺激素替代类药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药物并调整剂量。以下是主要治疗药物及用药建议:
一、首选药物
-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
- 作用机制:人工合成甲状腺激素,可同时补充T3和T4,代谢稳定且剂量易调整。
-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通常为25μg/d,逐渐增加至100-200μg/d,需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 优势:相较于甲状腺片,其T3/T4比例更稳定,疗效更可靠。
二、替代药物
- 甲状腺片(甲状腺粉)
- 适用情况:作为替代方案,适用于无法获得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的情况。
- 注意事项:
- 不同批次药物中T3/T4含量可能存在差异,需定期监测TSH和T4水平。
- 过量可能导致甲亢症状(如腹泻、烦躁),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
三、辅助治疗药物
- 碘补充剂
- 如碘酸钾片、碘化油咀嚼片等,适用于合并碘缺乏的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注意:单纯补碘无法替代激素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
四、用药原则与监测
- 个体化调整: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血TSH/T4水平动态调整剂量,目标为TSH正常且T4处于正常偏高范围。
- 定期复查:每3-6个月需监测甲状腺功能(TSH、T4)、身高体重及智力发育,长期随访至成年。
- 联合干预:结合营养支持(高蛋白、低脂饮食)及康复训练(语言、运动功能锻炼)可提升整体疗效。
注: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