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药物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目前临床常用且疗效明确的药物如下:
一、睾酮替代治疗(核心治疗方案)
-
十一酸睾酮制剂
- 口服剂型(如十一酸睾酮软胶囊):通过淋巴系统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可有效维持血清睾酮生理水平,改善体能、性功能及代谢状态。
- 注射剂型(如十一酸睾酮注射液):需每2-3周肌注一次,价格较低但存在峰浓度过高的缺点,可能导致短期激素波动。
-
长效睾酮注射剂
- 环戊丙酸睾酮注射液:长效制剂,减少注射频率,适用于需稳定补充雄激素的患者。
- 庚酸睾酮注射液:疗效明确,但需注意注射后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老年患者耐受性。
-
其他剂型
- 睾酮贴剂:分阴囊贴剂和非阴囊贴剂,可每日使用维持稳定血药浓度,但国内尚未普及。
- 皮下埋植剂:维持时间长达4-6个月,但需手术植入且存在感染风险,国内暂未供应。
二、其他辅助药物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适用于睾丸功能尚存的患者,通过刺激睾酮分泌改善症状,需先通过hCG注射试验评估反应性。
-
抗雌激素药物
-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通过抑制雌激素间接提升雄激素水平,适用于雌激素过多导致的相对不足。
-
中成药
- 复方玄驹胶囊:温补肾阳,可辅助改善性功能减退、乏力等症状。
三、用药注意事项
- 个体化选择:需根据患者睾酮缺乏程度、肝肾功能、前列腺健康状况(如PSA监测)选择药物。
- 监测指标:定期检测睾酮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血管风险,避免过量导致红细胞增多或血栓形成。
- 生活方式干预:配合富含锌和蛋白质的饮食、适度力量训练,可增强药物疗效。
综合建议:对于多数患者,十一酸睾酮口服剂(如安特尔胶囊)为首选,因其安全性较高且可维持稳定血药浓度。若存在吸收障碍或需快速改善症状,可短期使用注射剂型,但需注意监测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