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中国受到多项法律法规的保护。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规定: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 4.《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该规定自2012年4月28日起施行,适用范围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工作安排和休息时间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全面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权益禁止在招聘过程中对女性进行性别歧视,包括不得询问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等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以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 7.《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女职工定期进行妇科疾病及乳腺疾病的查治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体系,确保女职工在就业、劳动条件、工资待遇、休息休假、健康保护等方面享有平等和特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