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1. 收集证据
职工应保持冷静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将是后续维权行动的关键依据。
2. 协商解决
如果权益受到轻微侵犯,职工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明确告知其行为已构成侵权,并要求用人单位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同时给予合理的赔偿或补偿。在协商过程中,职工应保持理性和礼貌,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3. 寻求工会帮助
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职工可以通过向所在单位或地方的工会寻求帮助,尤其是女职工,在遇到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可以寻求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帮助。
4. 调解程序
如果协商无果,职工可以寻求调解程序,即向企业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寻找其他合适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调解达成的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应当自觉履行。
5. 劳动仲裁
调解不成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会先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 法院诉讼
如果职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将对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
7. 投诉劳动行政部门
对于一些严重的侵权行为,例如拖欠工资、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等,职工可以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对用人单位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如确属侵权行为,将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8. 刑事责任追究
在极端情况下,如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强迫劳动,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或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职工有权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9.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为了预防权益被侵害,职工应该了解自身权益,熟悉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各项权利,如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并确保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避免模糊或不平等的约定。
通过上述步骤,职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维权途径。重要的是要积极采取行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职工还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支持。面对侵权行为时,职工不应被动接受,而应主动出击,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