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也称为甲亢性心脏病,是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脏病变。这种病症主要由于体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刺激心脏兴奋性受体,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以下是其典型的症状表现:
心悸
患者常常感到心脏跳动强烈,这与心动过速、早搏或阵发性房颤有关。在情绪激动或进食时,心悸现象尤为明显,严重者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感觉到心跳异常。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的呼吸不畅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躺下睡觉时更为显著。这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氧耗量较正常人高,而肺活量相对较少。
心前区不适
心前区不适通常是轻微的,可能是一种沉重的感觉或者是典型的心绞痛。这种情况往往由发作性心律失常引发,也可能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了已有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负荷。值得注意的是,当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控制后,心前区的不适感可能会消失。
心律失常
大约有10%至22%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早)、窦性心动过速等。其中,房颤的发生率较高,约有10%的患者会发生阵发性房颤,6%的患者则为持续性房颤,且多见于45岁以上的患者。
其他全身症状
除了上述心脏相关的症状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全身性的症状,如怕热、多汗、手指颤抖、情绪易激动、食欲亢进、体重减轻、肌肉无力、疲劳及肠蠕动亢进(偶尔腹泻)等。
并发症
如果未及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冠状循环不全、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医生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来做出诊断。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核素检查等。
治疗方面,关键在于积极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常用的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还需针对心脏不适的表现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悸和心动过速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过程,它不仅影响心脏的功能,还会带来一系列全身性的症状。对于疑似患有此病的人群来说,早期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并根据医生指导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