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处理需结合多种治疗手段,具体方案如下:
一、一般治疗
- 充分休息与活动管理
疾病活动期需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肌肉负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轻度活动。 - 营养支持
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蔬菜),促进肌肉修复。 - 皮肤护理
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做好防晒(戴帽子、穿防晒衣),急性期皮肤破损需局部清洁消毒,预防感染。 -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二、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初始大剂量控制炎症,后逐渐减量维持。 - 免疫抑制剂
用于激素疗效不足或反复发作患者,常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可减少激素用量。 - 生物制剂与免疫球蛋白
- 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适用于难治性病例;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快速中和自身抗体,改善重症症状。
- 辅助药物
维生素E、拟胆碱药物(如加兰他敏)用于改善肌力和代谢。
三、物理与康复治疗
- 物理疗法
热敷、按摩缓解肌肉疼痛,理疗维持关节活动度。 - 运动康复
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伸展运动、力量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 呼吸与吞咽训练
针对呼吸肌受累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吞咽困难者需专业训练以减少误吸风险。
四、特殊治疗手段
- 血浆置换
快速清除血液中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短期缓解重症症状。 - 免疫吸附
通过特异性吸附柱清除致病因子,辅助控制难治性病例。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定期监测
定期复查肌酸激酶(CK)、肌电图及肌肉功能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 感染预防
避免受凉,减少感染风险,因感染易诱发病情加重。 - 手术干预
仅用于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肌无力需气管切开)。
提示:治疗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病情调整方案。急性期以药物控制为主,缓解期逐步加强康复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