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方式干预(非药物治疗)
-
饮食调整
-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钾摄入(如新鲜蔬果、低脂乳制品)。
- 控制总热量,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如鱼类、豆类)。
- 采用低钠富钾盐替代普通盐,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
-
运动管理
- 每周进行5-7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60分钟,辅以2-3次抗阻训练。
- 血压未控制(收缩压>160mmHg)时避免高强度运动。
-
体重控制
- 维持BMI在18.5-23.9 kg/m²,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 肥胖者可结合药物或代谢手术减重。
-
戒烟限酒
- 完全戒烟,避免被动吸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克,女性≤15克。
-
心理与睡眠调节
- 通过冥想、瑜伽等减轻精神压力,保持每日7-9小时充足睡眠。
二、药物治疗
-
用药原则
- 高危或血压≥160/100mmHg者需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 初始治疗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氯沙坦),单药效果不佳时联合用药。
-
常用药物类别
-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利尿剂(如呋塞米)等。
- 需根据合并症(如糖尿病、肾病)调整药物选择。
-
长期管理
- 坚持规律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 定期监测血压,血压稳定后可尝试逐步减量,但需医生指导。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年龄、生活习惯和并发症制定方案。
- 误区避免:勿轻信偏方或自行购药,警惕血压降得过快过低的风险。
- 定期随访:尤其年轻患者(<40岁)或无合并症者,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后密切观察。
若血压持续未达标或出现症状(如头晕、胸闷),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