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发布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核心内容(2025年9月1日实施)
一、安全技术标准更新
-
防火阻燃要求
- 强化非金属材料(如弹性软垫、纺织品、电气回路导线等)的防火阻燃性能。
- 规定电动自行车塑料部件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
防非法改装
-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新增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
- 禁止解除速度限制、更换大功率电机或加装超规格电池等行为。
-
电池与整车质量
-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
- 锂电池需标注执行标准(GB 43854-2024)、生产信息、安全警示等,并具备唯一性编码。
-
性能与功能升级
- 提升制动性能,减小最大制动距离。
- 新增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等技术指标。
- 要求车辆配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
其他调整
-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 鼓励安装后视镜,并需标注建议使用年限。
二、生产与销售过渡期
- 生产过渡期:企业需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产品设计、检测和认证。
- 销售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标车辆可继续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三、消费者购买与使用要求
-
选购提示
- 检查合格证、CCC认证是否符合新国标(GB 17761—2024)。
- 充电器不得为车载形式,需标注13位编码;锂电池需符合GB 43854-2024标准。
-
使用规范
- 禁止非法改装(如加装遮阳伞、挡风被等),违者需恢复原状并罚款。
- 避免违规充电(如进楼充电、私拉电线),最高可罚2000元。
- 规范停放车辆,禁止占用消防通道或公共区域,违者可能被拖车并罚款。
四、执法重点(2025年4月起多地试点)
- 严查非法改装、违规充电、酒后驾驶、未佩戴头盔等行为。
- 对违规停放车辆实行“15分钟清障机制”,拖车费用由车主承担。
备注:新国标通过提升防火、防篡改等技术要求,并引入动态监测功能,旨在降低火灾和交通事故风险,同时平衡用户出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