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亲人突然离世,处理其名下的存款可能会变得复杂,尤其是如果不知道账户的具体信息或取款密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继承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提取已故亲人的存款:
确定存款情况
需要确定已故亲人银行存款的具体情况。这可能包括存款的金额、所在银行以及是否有存款凭证等。如果没有具体的存款信息,可以向当地公证处申请查询权限,或者凭借相关证明文件直接到银行查询。
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对于存款金额较大的情况,通常需要先到当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书。继承人需准备如下材料:
- 已故亲人的死亡证明。
- 继承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 与已故亲人关系的证明文件(如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明等)。
- 如果有遗嘱,则需要提供经过公证的遗嘱原件。
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上海等地,对于小额遗产(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可以采用简易程序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提交至银行办理取款手续
取得继承权公证书后,继承人应携带此公证书及其他必要文件(如死亡证明、身份证明等)前往银行办理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
特殊情况处理
若存款人在去世前未留下任何遗嘱,且存在多个法定继承人时,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应当共同参与并同意分配方案。如果有争议,则需要通过法院诉讼解决。
如果存款金额较小(不超过5万元),并且继承人知晓存款密码,可以直接凭存折和双方的身份证明去银行支取;但如果不知晓密码,则仍需按照上述流程办理。
新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的相关通知,将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由最低1万元统一提高至5万元,并扩大了简化提取的范围,包括黄金积存产品以及国债、代销理财产品等。
这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继承人无需提交公证书即可一次性提取已故存款人的存款及利息。不过,继承人仍需向银行提交能够证明已故存款人死亡事实的材料、提取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承诺书以及亲属关系证明等。
处理已故亲人的存款问题时,最重要的是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所有行动都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建议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并考虑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为详细的指导和支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