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废气无组织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的换算,需根据排放源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相关参数进行计算。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排放浓度的基本计算方法
-
物料衡算法
通过全厂物料投入产出分析,根据原料投入量、中间产物产量及最终产品产出量,利用物质守恒定律计算无组织排放量。公式为: $$排放量 = \text{原料投入量} - \text{中间产物产量} - \text{最终产品产量}$$
计算出排放量后,结合监测或标准限值可得出排放浓度。
-
类比法
参考工艺相似、原料相近的同类工厂已测数据,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如设备规模、工艺参数等)进行估算。
-
反推法(面源计算)
通过监测同类工厂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数据,利用面源扩散模型反推计算。
二、排放量与浓度的换算关系
排放浓度(如mg/m³)与排放量(如kg/h)的换算公式为:
$$排放量(kg/h) = 排放浓度(mg/m³) \times 流量(m³/h)$$
例如:
- 流量1000m³/h时,100mg/m³浓度对应100kg/h排放量。
三、注意事项
-
单位统一 :确保排放量与浓度的单位一致,如流量用m³/h,浓度用mg/m³。
-
方法选择 :
-
点源排放可计算浓度(如车间排放口);
-
面源排放需通过扩散模型计算最大落地浓度。
-
-
标准限值 :计算结果需与当地环保标准(如0.5mg/m³)对比,判断是否达标。
四、示例计算
某车间废气流量为2000m³/h,监测浓度为30mg/m³,则:
$$排放量 = 30 , \text{mg/m³} \times 2000 , \text{m³/h} = 60000 , \text{mg/h} = 60 , \text{kg/h}$$
若需进一步换算为其他单位(如g/s),可按比例转换(如乘以1000)。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估算无组织排放量及浓度,并评估其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