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 2025 年及近期的医保优惠政策:
- 药品和耗材集采:2025 年,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 11 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 6 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自 2018 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省医保基金 4400 亿元左右,其中 80% 用于新药。
- 医保共济与异地结算:
- 跨省共济:截至 2025 年 1 月 16 日,全国已有 11 个省份 81 个统筹区能够进行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2025 年将加快跨省共济工作步伐,扩大应用地域范围。
- 异地就医结算:2024 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达 2.38 亿,减少群众资金垫付 1947 亿元。2025 年将继续优化异地就医结算,完善备案,规范管理,巩固提升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 长期护理保险:目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阶段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覆盖 1.8 亿人,累计 260 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 800 亿元。
- 新生儿医保:国家医保局大力推进新生儿 “出生一件事” 联办,吉林、山西等地探索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在线申领医保码,实现新生儿 “出生即参”“床边即办”,及时报销新生儿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
- 辅助生殖与生育保障:31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2024 年已惠及超 100 万人次。国家医保局推进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目前全国已有超三分之一的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 多层次保障:
- 丙类药品目录: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计划 2025 年内发布,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 “保基本” 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国家医保局将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的编制发布工作,促进价格项目标准化规范化,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支持高质量创新。
部分地区还有一些特色医保优惠政策,如江西省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门诊慢特病病种保障范围拓展政策、医保谈判药品 “双通道” 政策等。赣州市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 4 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 1 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3000 元;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3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