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住院假属于 病假 ,而非产假。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法律属性认定
-
病假定义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休息时,可享受病假待遇。怀孕后需保胎的女职工,若经医师诊断需休息,其假期应按病假处理。
-
与产假的区别
产假是针对分娩及相关医疗行为的专项假期,而保胎假是针对妊娠早期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提前申请的休息期,二者适用情形不同。
二、待遇标准
-
工资发放
保胎假期间工资按 病假工资标准 发放,通常为工资的60%-100%,具体比例与职工工作年限相关。
若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病假工资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
假期时长
保胎假时长需根据医疗证明确定,与孕周和医生建议相关,但最长不得超过12周(约280天)。
三、注意事项
-
医疗证明的重要性
需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或病假单,作为申请病假的核心材料。
-
避免混淆
若将保胎假误认为产假,可能影响后续生育津贴的申领。生育津贴仅适用于分娩后,而非妊娠期。
-
地方政策差异
具体病假工资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人力资源机构。
综上,保胎住院假应依法认定为病假,并享受相应的病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