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承担着众多项目与工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项目和工作内容:
- 医保政策制定与调整:根据国家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保政策,调整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等政策参数,以提高医保制度的保障水平和公平性。
- 医保基金管理:负责医保基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包括制定医保基金预算,监控基金收支情况,防范基金风险,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按照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如国家医保局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整合各地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组织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截至 2024 年,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 374 种药品,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超过 50%;开展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 80%。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等,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异地就医结算: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包括住院费用、普通门诊费用和门诊慢特病费用的直接结算,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减少垫付资金压力。截至 2023 年底,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医药机构达到 55 万家、惠及群众就医 1.3 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 1536.7 亿元。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自 2016 年国家开始推出长护险试点以来,试点城市至今已经扩展至 49 个,参保人群覆盖到 1.7 亿人,累计超 200 万人享受待遇。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明确保障范围、筹资来源、经办模式等,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 医保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搭建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医保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如推出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参保人就医购药 “码” 上支付;推进医保移动支付改革,方便参保人线上缴费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