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用量表及相关信息整理,供参考:
一、心理健康评估量表
-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
- 由心理学工作者和小学教师联合研发,包含8个分量表(A-H),共80个题目,涵盖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8类心理问题,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
《小学生多动症检查表》
- 专为小学生多动症筛查设计,包含学习行为、注意缺陷等维度,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可通过量化评分判断是否存在多动倾向。
-
儿童孤独量表
- 评估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适应能力,采用Likert 5点计分,24个项目中不计入孤独感的8个插入题,得分越高提示孤独感越强。
二、学习能力与行为评估工具
-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检查表》
- 侧重学习习惯、时间管理及应试技巧,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帮助识别学习障碍及行为问题。
-
《小学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Ⅳ)
- 父母版评估工具,包含注意力、活动水平等指标,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家长使用,辅助判断是否存在ADHD。
三、其他辅助工具
-
焦虑倾向量表 :如“不安倾向诊断测验”,包含学习焦虑、社交焦虑等维度,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
-
行为问题观察量表 :用于记录课堂、家庭中的行为表现,辅助教师和家长观察并分析行为问题。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 :学校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教师日常观察结合量表评估;家长若发现孩子异常行为或情绪,应及时使用专业量表辅助判断。
-
注意事项 :量表需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分和解读,避免自行诊断;若发现测评结果异常,建议结合专业心理咨询进行干预。
以上工具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建议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个体情况综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