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方剂大全:
张锡纯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录了丰富的方剂,这些方剂以其独特的配伍和显著的疗效而闻名。以下是张锡纯方剂的分类和部分代表方剂:
1. 治阴虚劳热方
- 醴泉饮:用于治疗妇女血枯虚劳咳,组成包括山药、生地、人参、玄参、天冬、赭石、牛蒡子、生甘草。
- 一味薯蓣饮:用于治疗阴分亏虚导致的劳瘵发热、喘嗽泻,仅由山药一味药组成。
- 参麦汤:用于治疗肺传肾的疾病,组成包括人参、麦冬、半夏、牛蒡子、苏子、白芍、甘草。
- 珠玉二宝粥:用于治疗肺脾阴亏导致的劳嗽,组成包括柿霜、山药、大米。
2. 治喘息方
- 沃雪汤:用于治疗肾不纳气导致的喘息,组成包括山药、牛蒡子、柿霜饼。
- 水晶桃:用于治疗肺肾两虚导致的小儿咳嗽,组成包括核桃、柿饼,蒸熟食用。
3. 治阳虚方
- 敦复汤:用于治疗阳虚证,组成包括人参、附子、核桃、山萸肉、山药、茯苓、鸡内金。
4. 治心病方
- 定心汤:用于治疗心病,具体组成和功效需要参考相关资料。
5. 治肺病方
- 参赭镇气汤:用于治疗肺病导致的喘息,组成包括人参、赭石、芡实、龙骨、牡蛎、山萸肉、山药、苏子、白芍。
6. 治呕吐方
- 薯蓣纳气汤:用于治疗呕吐,组成包括山药、熟地、萸肉、龙骨、牡蛎、白芍、甘草、柿霜、苏子、牛蒡子。
7. 治隔食方
- 滋培汤:用于治疗隔食,组成包括白术、山药、陈皮、甘草、牛蒡子、玄参、赭石、白芍。
8. 治吐衄方
- 理饮汤:用于治疗心肺阳虚导致的吐衄,组成包括白术、干姜、桂枝、炙甘草、茯苓片、生杭芍、橘红、川厚朴。
9. 治消渴方
- 玉液汤:用于治疗糖尿病,组成包括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10. 治癃闭方
- 温降汤:用于治疗癃闭,组成包括白术、清半夏、生山药、干姜、生赭石、生杭芍、川厚朴、生姜。
11. 治淋浊方
- 理痰汤:用于治疗淋浊,组成包括生芡实、清半夏、黑脂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片。
12. 治痢方
- 龙蚝理痰汤:用于治疗痢疾,组成包括清半夏、生龙骨、生牡蛎、生赭石、朴硝、黑脂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
13. 治燥结方
- 健脾化痰丸:用于治疗燥结,组成包括生白术、生鸡内金,炼蜜为丸。
14. 治泄泻方
- 醒脾升陷汤:用于治疗泄泻,组成包括黄芪、白术、甘草、龙骨、牡蛎、桑寄生、续断、萆薢、萸肉。
15. 治痰饮方
- 理饮汤:用于治疗痰饮,组成包括白术、干姜、桂枝、炙甘草、茯苓片、生杭芍、橘红、川厚朴。
16. 治癫狂方
- 镇摄汤:用于治疗癫狂,组成包括人参、赭石、芡实、山萸肉、山药、茯苓、半夏。
17. 治大气下陷方
- 升陷汤:用于治疗大气下陷,组成包括黄芪、升麻、柴胡、知母、桔梗。
18. 治气郁滞肢体疼痛方
- 理郁升陷汤:用于治疗气郁滞肢体疼痛,组成包括黄芪、柴胡、乳香、没药、当归、桂枝、知母。
19. 治伤寒方
- 回阳升陷汤:用于治疗伤寒导致的心肺虚证,组成包括黄芪、桂枝、干姜、甘草、当归。
20. 治温病方
- 清解汤:用于治疗温病初起,组成包括薄荷叶、蝉蜕、生石膏、甘草。
- 凉解汤:用于治疗温病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组成包括连翘、蝉蜕、生石膏、甘草、知母、薄荷叶。
- 寒解汤:用于治疗温病,具体组成和功效需要参考相关资料。
21. 治瘟疫瘟疹方
- 清解汤:也可用于治疗瘟疫瘟疹,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2. 治疟疾方
- 理痰汤:也可用于治疗疟疾,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3. 治霍乱方
- 理饮汤:也可用于治疗霍乱,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4. 治内外中风方
- 镇摄汤:也可用于治疗内外中风,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5. 治小儿风证方
- 水晶桃:也可用于治疗小儿风证,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6. 治痫风方
- 龙蚝理痰汤:也可用于治疗痫风,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7. 治肢体痿废方
- 醒脾升陷汤:也可用于治疗肢体痿废,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28. 治女科方
- 理冲汤:用于治疗女科疾病,组成包括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
29. 治眼科方
- 滋培汤:也可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30. 治咽喉方
- 清解汤:也可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31. 治牙疳方
- 理痰汤:也可用于治疗牙疳,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32. 治疮科方
- 龙蚝理痰汤:也可用于治疗疮科疾病,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以上是张锡纯方剂的部分分类和代表方剂,这些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使用这些方剂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