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的海鲜整体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选购渠道和商家信誉。作为江苏海鲜主产区,当地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严格的监管体系,但近年也曝出个别商家存在“保水剂超标”“鬼秤缺斤少两”等问题。关键亮点:优先选择正规市场、查看检验标识、警惕低价异常产品,可大幅降低风险。
分点论述:
-
资源优势与监管基础
连云港坐拥海州湾渔场,年产量超70万吨,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和地理标志产品(如赣榆梭子蟹)。政府近年强化执法,2024年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打击非法捕捞和加工链条。 -
常见风险与应对措施
- 保水剂问题:2025年3·15曝光部分企业超量添加磷酸盐增重,涉事产品已下架召回。建议购买时查看标签,避免无标识的冷冻虾仁。
- 缺斤少两:部分市场存在“鬼秤”现象,可自带便携秤或选择明码标价的品牌商户。
-
选购建议
- 渠道选择:优先前往“海鲜一条街”等口碑集中区,或通过电商平台查看商家资质和用户评价。
- 新鲜度判断:活鲜观察活跃度,冰鲜检查眼球清澈、肉质弹性,避免异味或黏液过多。
总结:连云港海鲜品质总体可靠,但消费者需保持警惕。结合“看标签、选正规、留凭证,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