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食补补铁、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C是关键,优先选择动物肝脏、红肉、海鲜及深色蔬菜等吸收率高、见效快的食物。其中,血红素铁(动物性食物)吸收率可达15%-35%,远高于植物性非血红素铁(2%-20%),搭配维生素C可进一步提升效果。
-
动物肝脏和红肉
猪肝、牛肝及牛肉、羊肉富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12,每100克熟猪肝含铁22.6毫克,可直接参与血红蛋白合成。每周摄入2-3次,每次50-100克,连续2-4周可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
海鲜类
贝类如牡蛎、蛤蜊铁含量突出,100克熟牡蛎含铁7.8毫克,同时含铜、锌等辅助造血元素。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提供维生素B12,适合巨幼细胞性贫血人群。 -
深色蔬菜和豆类
菠菜、苋菜、黑木耳的非血红素铁需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100克煮菠菜含铁3.6毫克,建议焯水去除草酸后与柑橘类水果同食。红豆、黑豆含植物蛋白和铁,可制作杂粮粥或豆浆。 -
水果和坚果
鲜枣、猕猴桃、草莓维生素C含量高,可将铁吸收率提升2-3倍。杏仁、腰果含铜和叶酸,每日30克坚果搭配水果作为加餐,可维持血液健康。
长期贫血需避免茶、咖啡等抑制铁吸收的食物,餐后2小时再饮用。若食补2个月未缓解,建议筛查消化道出血或慢性疾病。孕妇、经期女性及素食者可通过强化铁剂补充,但需遵医嘱控制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