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小麦管理需根据生育期阶段进行精细调控,以下是关键管理技术要点:
一、返青期管理(3月上中旬)
-
划锄保墒
及时破除土壤板结,增强通气性和地温,促进返青。建议在返青后选晴天操作,深度2-3厘米,避免伤根。
-
按需追肥
-
弱苗或分蘖不足的田块追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
健壮田块可推迟追肥,防止肥害和徒长。
-
-
病虫害防控
预防纹枯病、麦蜘蛛等害虫,纹枯病可用24%噻呋酰胺喷雾,麦蜘蛛用1.8%阿维菌素乳油。
二、起身期至拔节期管理(4月中旬至5月下旬)
-
肥水调控
-
普通麦田追施尿素10-15公斤,满足养分需求;
-
偏大群体或旺长麦田推迟追肥至拔节后期,防止倒伏。
-
-
化控防倒
- 生长过旺的麦田在起身至拔节初期喷施15%多效唑,抑制节间伸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
病虫害防治
- 重点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及麦蚜,分别使用三唑酮、吡虫啉等药剂。
三、孕穗期管理(5月下旬至6月)
-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确保穗分化正常,避免干热害。
-
营养补充
可结合叶面施肥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提高结实率。
四、灌浆期管理(7月上旬)
-
灌浆水管理
-
小水慢浇,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倒伏;
-
成熟前半个月停止浇水,防止贪青晚熟。
-
-
病虫害监测
加强纹枯病、锈病等病害的监测,及时防治。
五、其他管理措施
-
控旺剂使用 :旺长麦田需在拔节期喷施控旺剂,降低茎秆高度;
-
除草管理 :年前未施除草剂的田块需在返青期完成,避免后期药害;
-
收割技巧 :籽粒成熟时收割,晴天干燥天气更佳。
注意事项
-
追肥量需根据苗情调整,避免过量导致倒伏;
-
灌浆期需控制土壤湿度,防止因缺水影响产量;
-
病虫害防治要早,避免蔓延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