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冬小麦弱苗的春季管理办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早春镇压划锄 :
-
早春进行镇压可以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改善墒情,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锄地能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对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塇松的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补灌,抗旱保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
- 因地因苗分类,科学调控肥水 :
-
对旺苗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滋生,旺长严重地块可镇压2—3次;也可在起身期进行化学调控,适度控制生长预防后期倒伏;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
-
对弱苗麦田,开春后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返青到拔节期结合春灌分别追肥二铵或尿素,或借助春季降雨(雪)追肥以促进小麦生长,一般亩追施二铵和尿素总量不超过15公斤。
-
对于壮苗麦田,于起身后期至拔节期因墒灌水追肥,一般结合浇水亩施尿素6—10公斤,促进小麦稳健生长。
- 加强监测,防治病虫 :
-
返青至起身期重点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蚜、麦蜘蛛等。
-
对冬前未进行杂草化除的麦田,连续3日白天气温稳定在1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4℃,选择晴天10时至16时开展化学除草。
- 关注气象,预防冻害 :
-
在寒流来临前,对土壤暄松、尚未拔节的麦田及时进行镇压,对墒情不足的麦田提前进行灌水,尤其要适时浇好拔节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
-
寒潮过后2至3天及时检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灌水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使麦田恢复生长。
- 增强光照 :
- 冬小麦返青期需要增强光照养护,使其幼苗在休眠期时快速苏醒,促使其能在土壤中更好的生长。
- 灌浇清水 :
- 小麦返青后,气候逐渐升温时,需要向田野里大量灌浇清水,起到醒根的作用。
- 追施肥料 :
-
冬小麦返青后,地表有2—3cm干土层时,要及时追肥浇水,根据苗情和土壤质地亩追尿素8—10kg,促进冬前分蘖成穗。
-
对于晚播弱苗麦田,要及时追肥浇水,促进小麦早发快长;对于早播旺长麦田,可适当将水肥后移,控制早春分蘖,促进个体稳健生长。
- 合理化控 :
- 对群体大于60万头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适时化控,可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同时提高小麦抗寒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冬小麦弱苗的春季生长,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