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春天(600381.SH)被实施ST(特别处理)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持续亏损
-
财务指标不达标
公司连续3个会计年度(截至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减亏仅1968万元。
-
审计报告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3年度审计报告带有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进一步确认了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二、监管调查与处罚
-
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
-
听花酒广告宣称具有“提升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违反《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规定,被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企业起诉并索赔。
-
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赔偿贵州茅台30万元、泸州老窖20万元。
-
-
其他违规行为
公司曾因虚假宣传问题在2019年收到证监会处罚,叠加此次事件,进一步加重了监管关注。
三、其他风险因素
-
核心产品停售风险
2024年4月,公司因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停止生产冬虫夏草纯粉片,导致核心产品线受损,加剧经营压力。
-
历史违规记录
自2016年起,公司曾因“极草”产品身份问题被多次处罚,监管风险持续存在。
总结
青海春天被ST的核心原因是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且审计报告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同时伴随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规行为,导致投资者信心崩溃。未来公司需通过业务调整、风险控制等手段改善经营状况,才可能摘除ST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