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于2011年撤地设市。
历史沿革
- 古代时期:毕节地区在西汉时期就已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之中,置有平夷县等。
- 民国时期:为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新中国成立初期:设毕节专员公署,1970年更名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
- 201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的批复》,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七星关区碧阳大道518号。
行政区划
- 七星关区:新设立的市辖区,为市人民政府驻地。
- 下辖县: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经济发展
毕节市资源丰富,包括磷矿、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等,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近年来,毕节市经济持续发展,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2.02亿元。
旅游资源
毕节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韭菜坪等著名景点。
未来展望
毕节市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未来将继续发挥其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毕节市也将继续优化行政区划,提升行政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