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就两岸关系达成的核心共识,其具体内容及意义如下:
一、核心内容
-
核心意涵
-
表述差异
台湾方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内涵”为基础,而大陆方面则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这种差异源于双方对“一个中国”具体含义的不同理解,但均承认这一根本前提。
二、历史意义
-
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它使两岸从“敌对”转向“和平发展”,为后续的政治互信和协商创造了条件。
-
交流合作保障
在“九二共识”的指导下,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系列协议,推动了经济、文化、人员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历史与法理基础
该共识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胞同属一个民族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一核心认知从未改变,也是台湾和平回归的必要条件。
三、现实影响
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九二共识”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近年来,尽管面临“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和外部干涉,两岸仍通过函电往来保持沟通,部分领域合作仍在持续。台湾当局若想推动统一,仍需回归“九二共识”的政治框架。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核心共识,其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