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在四川省的经济排名稳居第三位,2024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并成为全国GDP百强城市中位次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一蓝一绿”新兴产业(动力电池、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白酒、能源化工)的双轮驱动,以及全国领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11.9%)和外贸规模(全省第二)。
-
经济总量与排名
宜宾2024年GDP达4005.76亿元,仅次于成都(23511.3亿元)和绵阳(4344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三。全国排名从2020年第100位跃升至2023年第86位,三年提升14位,展现强劲发展韧性。 -
产业升级动能
构建“4+4+4”现代化产业体系: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贡献显著,其中动力电池集群产值超1000亿元,光伏产业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1.5%,智能终端增长18.5%,成为增长引擎。 -
创新与开放优势
三江新区作为省级新区,五年内GDP突破600亿元,吸引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落户。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拉动进出口总额达364.19亿元,规模全省第二。高校资源与科创平台加速人才集聚。 -
区域协同潜力
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目标两市GDP达1万亿元。交通枢纽地位强化,成自宜高铁开通融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长江班轮缩短物流时间5天以上,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联动。
总结:宜宾的排名不仅反映经济规模,更体现高质量发展成色。未来通过深化新质生产力布局(如氢能、低空经济),有望进一步缩小与绵阳差距,巩固四川“第三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