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寿源粽

壮乡寿源粽:美味与文化的独特融合
改用对话直接回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6 个参考来源
复制
下载
分享
壮乡寿源粽是一款极具特色的粽子,其源自中国首个世界长寿市 —— 河池,凭借优质食材、精致口感和独特文化理念备受青睐。它年销售量超 5000 万个,曾在广西文旅厅 “美味广西” 大家评线上评选活动中,以小吃类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金奖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1. 食材优质天然:糯米来自宜州、罗城、环江的大山深处,纯天然孕育,米粒饱满,糯味香甜,富含极高的维生素 B,能温暖脾胃、补中益气 。五花肉是秘制原生态养殖的,肉质肥瘦相间,软酥香甜,肥而不腻 。粽心采用原生态种植的板栗、绿豆、花生、莲子等 。粽叶选用绿色清香的野生箬叶,不仅清香宜人,还能很好地锁住粽子的美味。
  1. 工艺传统讲究:由非遗工匠纯手工裹粽,遵循传统工艺配方,经过配料、调味、包扎等 36 道工序 。再用壮乡泉水高温蒸煮 3 小时,让食材充分交融。之后进行真空包装和高温高压灭菌,既利于运输储存,又能长存其独特风味。
  1. 口感丰富迷人:成品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 。比如加入东兰特产的板栗,能中和肉粽的油腻,还透着一丝咸糯,味道十分迷人。
  1. 蕴含文化理念:它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承载着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的基因。从粽叶、糯米、板栗的种植及生猪的养殖,到粽子的生产、加工、包装及销售,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而且其食材融合了环江毛南族糯米、巴马瑶族土猪五花肉、东兰壮乡香甜板栗等,不同民族区域的食材成就了独特风味的 “团结粽” 。
壮乡寿源粽以其独特魅力,将美味与文化紧密融合,无论是自己品尝还是馈赠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让您在享受美食的感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
撰写任何内容...
你想如何优化文档?
全文润色
调整长度
阅读水平
敬请期待
如果您对壮乡寿源粽的制作工艺、口味搭配还有更多想法,或者希望了解它在市场上与其他粽子的竞争优势,都可以随时告诉我,我能进一步为您剖析。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广西豆腐饼叫什么

广西并没有特别名为“豆腐饼”的广泛认知的特色小吃,但河池有一种叫豆腐圆 的传统小吃,它与豆腐饼有些相似,是以豆腐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圆形小吃,可以煎也可以煮,内有肉馅,味道非常不错。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广西美食的信息,欢迎继续提问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河池东兰话怎么说

词汇特色 东兰话保留了壮语的独特词汇,例如用“镇你打来”(普通话:他妈的,正是如此)表达强烈肯定语气。部分词汇与百色起义等本地历史事件相关,如“百色起义”在东兰具有特殊文化意义。 语法结构 动词变形和句子结构与标准壮语相近,但存在地方化表达。例如,形容词后常接名词作定语,且存在丰富的量词体系。 发音特点 部分发音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如声调数量和分布可能不同,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若需更精准的交流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河池豆腐酿的做法

广西河池豆腐酿是一道经典地方特色菜,以糯米、五花肉、香菇木耳等为原料,通过蒸煮和炒制结合而成。以下是详细做法: 一、食材准备 主料 油豆腐(建议选择空心或大个的):2-3个 糯米:1斤(需提前浸泡4-6小时并沥干水分) 五花肉:150-200克(切碎或绞肉) 辅料 干香菇:6-8朵(泡发后切碎) 干木耳:适量(泡发后切碎) 芋头/胡萝卜:1根(切丁) 葱花/韭菜:适量(切碎)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河池豆腐圆怎么做

广西河池豆腐圆是当地特色美食,结合了豆腐的嫩滑与糯米的软糯,常作为喜酒或节日佳肴。以下是传统做法及要点: 一、材料准备 主料 糯米:提前浸泡2小时,沥干水分备用 老豆腐:1斤(约500克),需手工捏碎或用石膏点卤 馅料 肉类:五花肉或腿肉1斤(约500克),剁碎后与葱姜末、盐、生抽、蚝油等调料混合 豆腐:1斤,挤成蓉状 辅料 红蓝草、枫叶、黄藤等天然植物(用于五色糯米饭染色) 鸡蛋:1个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江河流域图

广西江河流域图是了解该地区水系分布与地理特征的重要工具,​​以珠江水系西江为主干,覆盖漓江、邕江等千余条河流,形成密集的叶脉状网络​ ​,同时包含长江水系湘江源头及独立入海的南流江等,共同构成多元水文格局。 ​​西江黄金水系占主导​ ​:作为珠江干流,西江在广西境内串联红水河、柳江、郁江等支流,流域面积占全区80%以上,支撑内河航运与生态平衡。梧州段年货运量超三峡,凸显其经济价值。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河流的水文特征

广西河流的水文特征以水量充沛、汛期长且含沙量小为显著特点 ,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拥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水系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河流系统。 丰富的降水量与明显的季节性 :广西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4月至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这一特性导致了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 水流速度与径流分布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主要入海河流

广西的主要入海河流包括 珠江水系的西江及其支流 ,以及独流入海的河流如南流江和钦江 。这些河流不仅是广西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通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 是广西最重要的入海河流之一。作为珠江水系的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流经广西多个城市,最终在广东省注入南海。西江的水量丰富,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沿岸的航运、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十大河流排名

广西主要河流的排名及特征如下: 一、按长度排序的广西主要河流 郁江 全长约1779公里,是广西境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云南广南县,流经贵港、桂平,最终与黔江交汇形成西江。 柳江 西江最大支流,全长773公里,流经贵州、广西,以夜景著称,近期有《夜话柳江》实景演出。 右江 全长707公里,流经百色、南宁,是壮族主要聚居区,与左江共同构成“左右江”。 左江 全长539公里,发源于越南,流经崇左市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流入广东的河流

‌广西流入广东的主要河流包括西江、贺江、罗定江和九洲江,其中西江是珠江流域最大支流,承担着两省区80%以上的水运和生态流量。 ‌这些河流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通道,还深刻影响着沿线经济布局和生态平衡。 ‌西江:珠江干流的关键动脉 ‌ 发源于云南,经广西梧州进入广东,年均径流量达2300亿立方米,支撑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与航运。其支流郁江、黔江在广西境内汇聚,形成中国内河航运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的河流有哪些

广西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其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广西的主要河流包括西江、柳江、邕江、浔江、龙江、漓江、南宁江、红水河、左江和右江等。这些河流在广西的经济、交通和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西江 特点 :西江是广西最长的河流,全长约493公里,是广西的母亲河,流经梧州、贺州等地。 地位 :作为珠江水系的主干流,西江在广西境内流域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5.7%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鬼节不吃鸭子怎么办

广西鬼节,特别是靖西地区的鬼节,有吃鸭的传统习俗。如果你不吃鸭子,不用担心,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应对方法: 替代菜品推荐 酸笋炒螺蛳粉 :广西的经典美食,味道独特,可以尝试作为节日的替代菜品。 蚂蚁蛋炒蛋 :虽然名字听起来奇特,但味道独特,营养价值高。 牛瘪火锅 :一种用牛胃里半消化的草料熬制的火锅,虽然听起来有些特别,但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烤猪眼睛 :夜市上的热门小吃,虽然听起来有些惊悚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为什么要过鬼节

广西过鬼节的原因可从文化传统、历史演变和民俗实践三个维度综合解释: 一、文化传统与祭祖核心 祭祖与祖先崇拜 广西鬼节的核心是祭奠祖先,通过烧冥衣、冥鞋、冥币等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对后代的劝慰,强调“慎终追远”的传统伦理。这种祭祖行为与汉族的清明节有相似的文化内核,但广西更强调家族延续与祖先恩泽的传承。 与春节的类比 广西人将鬼节视为与春节同等重要的家庭团聚节日,甚至更重视祭祖环节

健康知识 2025-04-14

鬼节为啥要吃鸭

关于鬼节吃鸭的习俗,综合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传说,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祭祀祖先的核心功能 替代鸡的祭品 鸡爪有后刨习性,传统观念认为这会刨出祭品,影响祭祀效果。鸭子温顺且不会破坏祭品,因此成为更合适的祭祀选择。 象征性运输工具 部分传说提到,鸭子被用作“驮魂工具”,帮助祖先跨越奈何桥返回阴间,或承载祭品供祖先使用。 二、文化象征与心理寄托 谐音驱邪 “鸭”与“压”同音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鬼节有什么禁忌

广西鬼节(中元节)的禁忌主要与祭祀习俗和民间信仰相关,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禁忌及注意事项: 一、祭祀禁忌 禁忌祭拜方式 禁止在祭祖时使用鸭子以外的物品驮送纸钱、衣物,传统习俗要求用鸭子过奈何桥,以供祖先使用。 烧纸钱、衣物时需集中焚烧,避免散落引发火灾或污染环境。 禁忌言行 禁止在祭祀时拍照或使用闪光灯,以免惊扰亡灵或“勾魂”。 说话需谨慎,避免提及“鬼”字,以免吸引孤魂野鬼。 二、生活禁忌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东人过中元节吃鸭吗

广东地区有在中元节吃鸭子的习俗,这一传统与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及历史传承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核心习俗与寓意 谐音驱邪 鸭的发音与“压”相近,古人认为中元节吃鸭可压住“鬼灵”,驱赶邪祟之气,寓意“行夜路不慌”。 祭祀供品 鸭肉作为祭祖供品,象征对祖先的敬重与祈福。传统上,人们会在中元节将鸭子宰杀后供奉于祖先牌位或火化炉前,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二、地域特色与烹饪方式 两广地区的普遍习俗 广东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鬼节”掀起“购鸭潮”

广西“鬼节”掀起的“购鸭潮”是一种独特的地方习俗,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每逢农历七月十四,广西各地都会迎来鸭子销售高峰,鸭市日销量超8万只,成为中元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广西人重视鬼节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会准备丰盛的团圆饭,其中鸭子是餐桌上的主角。鸭子在民间信仰中有特殊寓意,人们相信鸭子能驮着逝者过奈何桥,与亲人相聚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为什么广西7月14要吃鸭子

‌广西在7月14日吃鸭子的习俗源于中元节(鬼节)的传统,主要与祭祀祖先、驱邪避灾的民间信仰有关。 ‌这一习俗融合了地域文化特色,鸭子因其水性特质被视为沟通阴阳的媒介,同时农历七月正值鸭肉肥美季节,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中元节祭祀需求 ‌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广西部分地区提前在七月十四祭祖。鸭子作为祭品象征“压”住厄运,其宰杀时的血有驱邪之意,供奉祖先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七月十四为什么要杀鸭

广西七月十四杀鸭的习俗主要与祭祀祖先和驱邪避灾的信仰相关,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祭祀祖先的核心作用 象征性行为 鸭子在民间信仰中被视为能够承载祭品渡过奈何桥的灵物,帮助祖先灵魂顺利回归阴间,同时驱赶游走的鬼魂,保护家人平安。这种象征意义源于“鸭子能浮水”的特性,被认为可驮着纸钱、衣物等祭品渡河。 与奈何桥的关联 传说中元节(七月十四)地府开闸,鬼魂返回人间探亲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中元节为啥杀鸭子

广西中元节杀鸭子的习俗源于多重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祭祀祖先的核心意义 灵魂载具说 广西部分地区信仰,祖先魂魄需通过鸭子渡过阴阳河(阴河)回归人间。鸭子因会游泳且体型较大,被视作“灵魂船只”,可承载祭品(如纸钱、衣物)穿越河面。部分地区还会将烧过的纸衣物包扎成荷叶或芋叶,与鸭子一同放入江湖,象征接引祖先魂魄。 祭祀仪式的必要环节 杀鸭是祭祖仪式的重要部分,通常与烧香焚纸

健康知识 2025-04-14

广西七月十四吃鸭子

​​农历七月十四,广西人必吃鸭子的习俗源于祭祖祈福与农时智慧的结合,​ ​既有“鸭驮祖先过奈何桥”的传说寄托,也因夏季鸭肉肥美、性凉解暑。这一传统延续千年,如今更演变为家庭团聚与美食文化的盛事。 ​​1. 历史渊源与传说​ ​ 宋朝战乱迫使广西人提前一天过中元节,形成七月十四的独特习俗。民间认为鸭子能驮祖先灵魂返乡,或谐音“压”住鬼魂,祭祖必用鸭。而鸡爪刨土不吉的禁忌,进一步巩固了鸭子的地位。

健康知识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