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根据2025年气象监测和气候分析,2025年确实出现了倒春寒现象,其特点和影响如下:
一、时间范围与强度
-
时间范围
倒春寒主要发生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正值春季气温回升的关键时期。
-
强度与范围
-
强度突出 :2025年倒春寒伴随大范围降雪和持续低温,北方地区(如内蒙古、东北)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显著,南方地区(如江西、湖南)则出现阴雨低温天气。
-
范围广泛 :几乎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南方和北方均受影响。
-
二、影响因素
-
传统历法因素
2025年“三九”头一天(腊月初九)为甲辰年、丁丑月、丁丑日,三个“丑”相遇,传统说法认为此时若寒气充分释放(如降温或降雪),则有利于春季回暖。
-
全球气候变暖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暖冬信号叠加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波动加剧,体感温度显著下降。
-
厄尔尼诺现象
2024年冬季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导致2025年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倒春寒的影响。
三、影响与建议
-
农业影响
倒春寒对早春作物的萌芽和花期造成威胁,尤其是露天种植的蔬菜和水果。
-
健康提醒
2025年1月20日大寒后气温回升缓慢,南方地区仍需防范感冒、发烧等疾病,建议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衣物。
-
防灾准备
农民需防范道路结冰和暴雪对交通的影响,南方地区需防范持续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
2025年倒春寒现象明显,强度和范围均超往年,需关注天气变化,防范对农业和生活的多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