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55个产粮大县中,监利市、枣阳市、襄州区、钟祥市稳居百万吨级产量第一梯队,其中监利市以127.85万吨蝉联“湖北粮食第一县”,枣阳市2024年产量127.46万吨创历史新高,钟祥市首破百万吨大关。江汉平原县市占据榜单主力,沙洋县、公安县等凭借优质稻米产业跻身前列,而京山市、潜江市等则通过“优质粮食工程”实现单产与品牌双提升。
-
百万吨级产粮县构成湖北粮食安全核心
监利市连续多年稳居榜首,2024年产量超127万吨,占全省重要份额;枣阳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单产提升技术,总产连续增长;襄州区与钟祥市依托汉江流域肥沃土地,2024年产量分别达127.01万吨和100.01万吨,成为新兴高产标杆。 -
江汉平原县市集群优势显著
公安县(88.62万吨)、沙洋县(90.90万吨)等依托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主产优质稻米;天门市(80.79万吨)、仙桃市(70.83万吨)通过“虾稻共作”模式提升综合效益;随县(82.01万吨)则结合香菇产业实现粮经协同发展。 -
政策与科技驱动单产突破
钟祥市推广水稻密植减氮技术,单产提升4.2%;枣阳市应用北斗智能监测,粮食单产达420公斤/亩;京山市、黄梅县等示范县通过优质粮油专收专存,农民收益提高20%以上。 -
品牌化助力产业升级
监利大米、京山桥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沙洋县“洪森大米”入选湖北十大名优品牌;潜江市依托龙虾产业反哺粮食生产,形成“双链”融合模式。
湖北产粮大县呈现“平原主导、科技赋能、品牌突围”三大特征,未来需进一步平衡高产与可持续,推动“吨粮田”向“效益田”转型。种植者可关注省级惠农政策,优先选择订单农业模式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