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大葱的价格是多少

根据2025年1月发布的山东大葱价格信息,结合不同品种、产地及时间节点,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下:

一、2025年1月价格概况

  1. 章丘大葱
  • 价格区间:1.42元/斤(章丘区特产,1月上市初期)

  • 特点:章丘大葱以品质优良著称,1月因供应减少开始上涨。

  1. 莱芜长白大葱
  • 价格区间:1.2元/斤(普通品种)

  • 特点:莱芜是长白大葱主产区,1月价格相对稳定。

  1. 其他品种与产地
  • 临沂费县:1.18元/斤(铁杆大葱)

  • 潍坊安丘:0.96元/斤(长白大葱)

  • 洛阳新野:1.01元/斤(铁杆大葱)

  • 青岛平度:0.55元/斤(铁杆大葱)

  • 潍坊寿光:未明确标注,但属于山东主要产区,价格通常低于章丘。

二、价格波动因素

  1. 品种差异 :长白大葱、铁杆大葱等品种价格差异显著,长白大葱普遍高于铁杆大葱。2. 产地特色 :章丘、莱芜等主产区的价格受种植成本和产量影响较大,例如章丘大葱1月价格达1.42元/斤,而莱芜同规格品种仅1.2元/斤。3. 上市时间 :1月处于大葱上市季末,供应减少推动价格上涨。

三、建议

  • 购买时注意区分品种(如长白大葱与普通铁杆大葱),价格差异可达30%以上。- 本地采购可优先考虑章丘大葱,但需关注运输成本对最终价格的影响。- 价格波动受天气、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影响,建议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价格。

以上数据综合自蔬菜商情网、惠农网及地方平台,供参考。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济南去年夏至日照时间

​​济南去年夏至日照时间长达14小时40分钟​ ​,日出时间为4:52,日落为19:32,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现象源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峰值,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地理纬度的影响​ ​:济南位于北纬36.6度,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度),昼长比赤道地区多2小时40分钟,体现了纬度对日照时间的决定性作用。 ​​节气与天文意义​ ​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济南每年暖气时间

山东济南的法定集中供暖时间通常为 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 ,但具体起止时间可能因当年气温变化由政府调整。以下是相关说明: 法定时间范围 根据济南供热条例,法定供暖时段为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总时长约120天。 调整机制 若冬季气温持续低于18℃,政府或热力公司可能提前启动供暖; 若3月15日后气温回升,可能延长停暖时间,但不会早于3月下旬。 特殊情况处理

健康知识 2025-04-11

2024年夏至是几点到几点

2024年夏至的具体时间范围如下: 一、精确时间点 开始时间 :2024年6月21日凌晨4点46分 结束时间 :2024年6月21日凌晨4点50分46秒 二、时间范围说明 精确到秒 夏至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均以秒为单位记录,其中开始时间为4点46分00秒,结束时间为4点50分46秒,持续约4分46秒。 时间范围 夏至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2024年恰好为6月21日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济南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山东济南夏至当天的日出时间约为4:50,日落时间约为19:40,日照时长接近15小时,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 ‌日出时间特点 ‌ 夏至日(6月21日前后)济南日出时间最早,通常在4:50左右。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达到峰值。济南地处北纬36度,日出方位偏东北方向,阳光照射角度较高。 ‌日落时间变化 ‌ 夏至日落时间约19:40,比春分日推迟近2小时

健康知识 2025-04-11

芒种夏至打靶草是什么意思

​​“芒种夏至打靶草”是中国民间结合节气与农事的俗语,核心含义是:芒种至夏至期间需抓紧除草(“打靶草”),否则杂草疯长会危害庄稼收成。​ ​ 这一农谚凸显了节气对农耕的关键指导作用,强调此时除草是保障作物生长的必要措施。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正值夏季农忙高峰。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杂草与作物同步进入生长旺盛期。北方忙于收麦,南方抢种水稻,田间管理尤为紧迫

健康知识 2025-04-11

芒种下一个节气是夏至吗

是的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5日至7日之间。紧随芒种之后的节气是夏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之间到来,标志着太阳直射点达到其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 夏至不仅是一个节气,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在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也达到最大

健康知识 2025-04-11

芒种和夏至哪个在前

芒种在夏至之前。以下是具体说明: 节气顺序 根据二十四节气传统顺序: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可见,芒种位于夏至之前,且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时间范围 芒种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夏至则通常在6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 农事意义

健康知识 2025-04-11

云南人的生活饮食

多样化,以酸辣为主 云南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融合了多元民族风味与地理环境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一、主食特色 主食种类丰富 以大米为主食,同时流行玉米饭、洋芋(土豆)、面条和米线。云南人每日三餐中,米线是高频食材,种类包括过桥米线、小锅米线、砂锅米线等。 饮食结构 早餐/午餐 :多以面食为主,如炒米粉、豆芽粑粑、饵块等; 晚餐 :以米饭为主,搭配炒菜或汤品。 二、特色菜肴 代表性菜品

健康知识 2025-04-11

云南人吃什么主食

云南人的主食种类丰富多样,兼具地方特色与民族风味,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传统主食 米饭 是云南最普遍的主食,几乎每天必备。云南大米种类繁多,包括八宝贡米、遮放贡米、墨江紫米等特色品种,口感香糯。 米线 过桥米线 :以鲜嫩鸡肉和特制米线为主,汤鲜味美,是云南标志性菜品。 甩米线 :云南人早餐的灵魂食物,现煮现吃,搭配蔬菜或汤底。 酸浆米线 :用发酵大米制成,口感爽滑回甜,带有大米清香。

健康知识 2025-04-11

云南人的饮食口味

云南的饮食口味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综合了民族多样性、地理环境及烹饪传统: 一、核心口味特点 酸辣为主 酸辣是云南菜最具代表性的风味,广泛用于炒菜、汤品及火锅中。酸味主要来自酸菜、酸笋等发酵食材,与辣椒搭配可形成层次丰富的口感。例如,酸鱼、酸笋炒牛肉、过桥米线等经典菜肴均以酸辣为灵魂调味。 兼顾麻味 云南火锅是麻味文化的典型代表,以鲜香麻辣著称。当地使用多种辣椒品种(如川椒、尖椒)和香茅草

健康知识 2025-04-11

今年立秋是几时

2025年立秋的时间是 8月7日13点51分19秒 。以下是相关信息: 立秋的意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在古代医学典籍中,立秋有“秋三月,此谓容平”之说,是指秋季是万物成熟、平定收获的季节。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立秋

健康知识 2025-04-11

每年立秋都在中伏吗

立秋是否每年都在中伏,需结合具体年份的天文观测和干支历法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立秋与中伏的关联性 多数年份立秋在中伏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立秋节气通常出现在中伏期间。例如2019年、2022年、2025年等,立秋均处于中伏时段。 少数年份立秋不在中伏 极少数情况下,立秋可能出现在末伏或未入伏阶段。例如2024年立秋(8月7日)虽在中伏,但当年三伏天实际为“加长版”(40天)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中伏立秋好不好

中伏与立秋相遇的天气现象及影响可综合归纳如下: 一、天气特征 气温与湿度 立秋后仍属三伏天范畴(中伏),南方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典型表现为“三伏天”天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尚未完成,加上降雨多、空气潮湿,易形成闷热天气。 雨量与分布 若立秋当天或之后降雨,可能预示秋季雨水较多,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需防范洪涝。反之,若无雨则可能面临秋旱,影响播种和生长。 二、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条件 降雨可缓解高温

健康知识 2025-04-11

秋后一伏为什么立秋是中伏

秋后一伏中立秋成为中伏的原因,主要与三伏天的划分规则和天文现象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三伏天的划分依据 时间计算规则 三伏天以干支历法中的“庚日”为划分依据,每10天一个庚日,依次划分初伏、中伏和末伏。具体为: 初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 中伏 :初伏后第4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或20天(根据夏至后庚日数量决定); 末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

健康知识 2025-04-11

今年中伏立秋会热吗

根据2025年节气特点和气象预测,今年中伏期间立秋后仍会经历高温天气,但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有所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一、中伏与立秋的天气关系 中伏是全年最热阶段 中伏作为三伏天中最热的时段,气温高且湿度大,尤其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小,酷暑持续时间长。 立秋不代表天气转凉 立秋仅是秋季的开始,此时段仍可能处于三伏天内(如2025年8月7日立秋,中伏延续至8月24日),因此高温天气不会立即缓解。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1

立秋一定在中伏吗

立秋是否在中伏取决于具体年份的节气与三伏天的时间安排,具体分析如下: 一、立秋与中伏的时间关系 时间范围差异 立秋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处于中伏和末伏之间。但中伏的起始时间需根据夏至后第3个庚日(初伏)和第4个庚日(中伏)的天文观测确定,持续10-20天。 不重合的年份 若立秋在中伏之前结束,则进入末伏;若立秋在中伏之后,则中伏缩短,末伏延长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为什么立秋在二伏里面

立秋出现在二伏里面的现象属于特例,并非每年都会发生。根据搜索结果分析,2021年立秋(8月7日)与二伏时间重叠是当年节气与三伏安排的特殊情况,主要原因如下: 节气与三伏的独立性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前后,而三伏天是依据太阳到达黄经135°的天文观测确定的,具体日期每年不同(30天或40天)。两者分属不同历法体系,没有固定关联。 2021年特殊天文现象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处暑和末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和末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具体含义如下: 一、处暑 基本定义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其名称“处暑”意为“出暑”,即炎热离开的意思,标志着暑气逐渐消退,酷热天气进入尾声。 气候特征 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撤退,气温呈下降趋势。 暑气消退后,降雨减少,空气湿度降低,早晚温差开始显现。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处暑大暑谁在前

​​大暑在前,处暑在后​ ​,这是二十四节气固定的时间顺序。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处暑则是秋季第二个节气,表示暑气渐退、凉爽将至。两者虽名称带“暑”,但分别处于夏秋两季,气候意义截然不同。 ​​节气顺序与时间节点​ ​ 大暑位于小暑之后、立秋之前,通常在公历7月22日左右;处暑紧随立秋,在8月23日前后。从节气歌“夏满芒夏暑相连”和“秋处露秋寒霜降”可清晰看出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大暑和处暑那个热

大暑比处暑更热,主要原因如下: 气温峰值差异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出现在农历七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形成“桑拿天”现象,气温普遍超过35℃,甚至出现40℃以上的高温。 处暑则是暑气终止的节气,标志着夏季高温的结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但仍可能因“秋老虎”天气出现短期回热,但整体热度已低于大暑。 湿度影响 大暑期间湿度较高,空气中的水汽蒸发加剧

健康知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