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比处暑更热,主要原因如下:
-
气温峰值差异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出现在农历七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形成“桑拿天”现象,气温普遍超过35℃,甚至出现40℃以上的高温。
处暑则是暑气终止的节气,标志着夏季高温的结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但仍可能因“秋老虎”天气出现短期回热,但整体热度已低于大暑。
-
湿度影响
大暑期间湿度较高,空气中的水汽蒸发加剧,加剧闷热感。处暑后湿度降低,天气转干,闷热感减弱。
-
节气定义差异
“暑”字在节气中代表温度高低,小暑、大暑的“暑”指炎热开始与高峰,而处暑的“处”意为“终止”,本质是气温由高到低的转折点。
大暑因太阳直射、湿度大等因素,整体温度高于处暑,但处暑后气温下降趋势明显,两者温差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