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中国药典生效时间

​2025年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最新法定药品标准,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等全品类,​​强制要求所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执行新标准​​,同时废止历版冲突标准。

  1. ​法定实施节点明确​​:新药典经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审议通过,2025年10月1日为统一执行起始日,此前需完成注册标准变更、生产工艺调整等合规工作。
  2. ​标准体系全面升级​​:新增47种禁用农药控制、首次引入植物生长调节剂限量(如麦冬多效唑)、强化真菌毒素检测(如黄芪赭曲霉毒素A),并同步优化重金属、残留溶剂等安全性指标。
  3. ​过渡期执行规则​​:已受理未批准的注册申请需按新标准补充资料;实施前上市的药品给予6个月缓冲期,但需在2026年4月1日前达标。
  4. ​技术衔接与培训​​:国家药典委员会开设“执行专栏”提供技术答疑,企业需参与官方宣贯培训,确保标准落地无偏差。

药品行业应提前部署合规工作,重点关注外源性有害物质控制、注册标准对比等关键环节,以保障药品质量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2025年生姜行情怎么样

根据2025年2月的市场数据及行业分析,生姜行情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和短期波动。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全年行情走势特征 供应压力持续存在 2024年生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升,2025年预计供应量进一步增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风险上升。 极端天气影响显著 全球气温升高引发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可能抑制部分产区产量,但整体供应过剩趋势仍可能抑制价格大幅波动。 需求疲软与库存高企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三七养肝还是伤肝

​​三七对肝脏的影响是双向的:科学用量可养肝护肝,过量则可能伤肝。​ ​ 其核心在于合理使用——中医认为三七能改善肝微循环、促进毒素排出,但超量服用会增加代谢负担,甚至引发肝功能异常。以下是关键分析: ​​养肝机制​ ​ 三七中的皂苷成分可降低血清转氨酶,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细胞修复。临床观察显示,适量服用能辅助改善脂肪肝、肝硬化患者的症状,尤其对酒精或熬夜导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福建冬至的传统食物因地域差异而丰富多样,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代表性食物 福州“米时” 用糯米和红米混合制成半干状后搓成丸子,煮熟后裹豆粉、芝麻、糖等,象征团圆与美好寓意。 厦门姜母鸭 以红面番鸭为主料,搭配老姜、米酒炖煮,具有滋补功效,是冬至必备佳肴。 泉州汤圆与润饼 汤圆 :用花生、芝麻、红豆等馅料,象征团圆和谐。 润饼 :薄饼类食物,常搭配海鲜、肉类,体现闽南饮食精致。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人爱吃什么主食

福建人的主食选择丰富多样,因地域差异、生活习惯和食材资源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特点,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传统主食 米饭为主 福建全省以稻米(大米)为主食,历史上长期以水稻种植为支柱产业。多数地区三餐以米饭为主,如福州地区存在"二干一稀"(早晚稀饭、午餐干饭)的食制。 特色面食 部分地区以面食为主,如福州、平潭等地一日三餐皆稀饭,而闽北产粮区(如南平)则更倾向干饭。 地瓜粥/地瓜饭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冬至为什么吃汤圆

在福建,冬至吃汤圆的习俗源于‌祈求团圆美满、驱寒保暖 ‌的传统文化,同时蕴含着‌"添岁"祈福 ‌的特殊意义。这一习俗将‌节气养生 ‌与‌家族团聚 ‌巧妙结合,成为闽地冬季最温暖的饮食符号。 ‌分点解析这一习俗的由来: ‌ ‌地理气候因素 ‌ 福建冬季湿冷,糯米制作的汤圆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红糖姜汁汤底更能促进血液循环,符合中医"冬季进补"理念。 ‌团圆文化象征 ‌ 圆形的汤圆喻示"圆满"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泉州人冬至吃什么

福建泉州人冬至的饮食习俗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节庆食品,也融合了地方特色。以下是主要习俗及特色食品的整理: 一、核心传统食品 汤圆 汤圆是冬至必备食品,象征团圆与和谐。泉州汤圆多以花生、芝麻、红豆等为馅料,口感软糯香甜。 芋头糕 由芋头与糯米粉制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部分配方会加入糖、芋头、地瓜等食材,是冬至的传统甜点。 炖肉 以猪肉、鸡肉或牛肉为主料,搭配香菇、党参等药材炖煮,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人冬至吃饺子吗

福建人冬至的饮食习俗与北方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一、福建冬至的传统食物 地方特色美食 泉州的“鸡母狗仔” :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特色小吃,寓意吉祥如意。 沙县的笋菜汤圆 :以沙县特色笋菜搭配汤圆,鲜香开胃。 龙岩的鬼糕 :用米粉、花生等原料制成,口感软糯,是冬至的传统点心。 福州的米时 :一种类似饺子的面食,象征“岁岁有余”,需手工搓制。 福州冬至的独特习俗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人一日三餐吃什么

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搭配各种菜肴。具体如下: 早餐 : 闽南地区 :喜欢喝稀饭,有些喜欢面线糊或锅边糊。 福州地区 :早餐较为丰富,有拌面扁肉、肉燕等,也可以喝粥配各种菜品。 午餐 : 主食 :米饭。 菜肴 :清淡为主,喜欢海鲜如虾、螃蟹、鱼类,以及蔬菜如炒包菜、凉拌蔬菜等。 汤品 :喜欢喝汤,如海鲜汤、蔬菜汤等。 晚餐 : 主食 :米饭。 菜肴 :菜品较为丰富

健康知识 2025-04-11

福建冬至一般吃什么

​​福建冬至饮食以“团圆”与“进补”为核心,各地特色鲜明:福州人必搓象征时来运转的“米时”,闽南偏爱红白汤圆和姜母鸭,闽西热衷酿冬酒,闽北则打糍粑、制霉豆腐,沿海地区如平潭的“咸米时”更是鲜香诱人。​ ​ ​​1. 糯米制品:团圆的甜蜜符号​ ​ 福建冬至离不开糯米美食。福州“米时”需裹黄豆粉,寓意甜蜜团圆;泉州“冬节圆”与元宵“头圆”呼应,象征一年圆满;漳州红糖煮糖圆

健康知识 2025-04-11

张大春自检表三句万能的话

关于张大春自检表中的三句核心理念,综合其健康观念和讲座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句: “治”与“调”的区别 张大春强调,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而非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正如拿葡萄需先握住葡萄杆才能收获,健康管理需先解决根本问题(如生活习惯、心态等),而非仅针对症状。 “平衡”的核心作用 他提出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八平衡”:心态平衡、吃动平衡、睡眠平衡、菌群平衡、免疫平衡、营养均衡、运动平衡、酸碱平衡

健康知识 2025-04-11

24节气谷雨节的含义是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与农事关联 谷雨的名称源于“雨生百谷”的农耕文化内涵,此时段降雨量显著增加,为谷类作物(如粳稻、蚕豆、芝麻等)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农事活动的关键节点 该节气标志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为春播作物播种和越冬作物返青提供了理想环境。 二、时间与天文特征

健康知识 2025-04-11

立夏是固定的日期吗

立夏的日期并非固定不变,具体分析如下: 公历日期范围 立夏的公历日期在每年5月5日至7日之间变动,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确定。例如,2023年立夏为5月6日02点18分,而2024年则为5月20日23点56分。 农历日期不固定 由于农历是阴阳合历,立夏在农历中的日期每年不固定,通常出现在四月初一前后。 日期变动规律 多数年份立夏出现在5月5日或6日,少数年份可能为5月4日。

健康知识 2025-04-11

泉州东南早报数字报获取方式

泉州东南早报的数字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 官方网站 :访问泉州网的官方网站 szb.qzwb.com ,在页面顶部找到“读报纸”选项,选择点击《东南早报》即可浏览最新的数字报。 二维码扫描 :可以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码进入自助登报页面,了解更多关于东南早报的信息。 微信公众号 :关注东南早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获取最新的数字报内容。 邮局订阅 :可以到当地邮局订阅《东南早报》

健康知识 2025-04-11

网上南国早报数字报刊是真的吗

根据现有信息,关于“网上南国早报数字报刊”的真实性,可综合以下分析: 当前状态 根据2020年1月14日官方公告,南国早报数字报刊已停止更新,进入品牌升级和内容优化阶段。用户无法通过官方网站或手机APP获取最新数字内容。 历史运营情况 南国早报是广西主流媒体,拥有全国统一刊号(CN45-0051),纸质版发行量较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娱乐等多领域。 该报曾通过APP提供数字版服务

健康知识 2025-04-11

南国早报数字报刊为什么不出版

​​南国早报数字报刊停止出版的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1月14日官方宣布的“品牌升级与内容优化计划”,同时受疫情影响短暂休刊后,战略重心转向融媒体发展,逐步以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替代传统数字版面。​ ​ ​​业务调整与品牌升级​ ​:2020年初,南国早报主动终止数字版面更新,明确表示将进行品牌升级和内容优化,纸质版仍保留发行。此举可能源于对市场需求的重新评估,或为集中资源发展新媒体矩阵。

健康知识 2025-04-11

立夏的传统习俗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各地习俗差异显著,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饮食习俗 立夏饭(五色饭) 用红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五种豆类与大米蒸煮而成,寓意五行平衡、生活美满。2. 立夏蛋 吃茶叶蛋或五色蛋,象征生活圆满、祈求健康。部分地区将煮熟的鸡蛋挂于胸前或脖颈,斗蛋游戏则通过相互碰撞蛋壳传递祝福。3. 其他地方食俗 北方部分地区以面食为主,庆祝小麦丰收;

健康知识 2025-04-11

泉州东南早报数字报今天

​​泉州东南早报数字报是泉州地区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数字平台,以“反映社会、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宗旨,提供本地新闻、文化活动和民生服务等多元化内容,是市民获取泉州动态的重要渠道。​ ​ ​​内容权威性与专业性​ ​ 作为《泉州晚报》旗下子报,东南早报数字报依托母报40年新闻积淀,内容涵盖时政、经济、文化等领域,尤其擅长深度报道本地事件(如台风灾害追踪、非遗文化传承等)

健康知识 2025-04-11

小暑是几点几分

根据权威资料显示,2023年小暑节气的时间为 7月7日16点30分29秒 ,具体信息如下: 公历时间 2023年小暑节气对应的公历时间为 2023年7月7日16点30分29秒 ,星期五,农历为 五月二十 。 农历时间 对应的农历时间为 五月二十 ,星期五。 节气特点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位,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但此时天气尚未达到最热状态,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俗语。

健康知识 2025-04-11

24年小暑是几月几号

2024年小暑是‌7月6日 ‌,标志着夏季高温正式进入最旺盛阶段。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以‌暑热加剧 ‌、‌雷暴频繁 ‌为典型特征,民间常通过‌饮食调理 ‌和‌防暑措施 ‌应对这一时令变化。 ‌气候特点 ‌ 小暑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三伏天”前期,日均气温可达30℃以上,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尾声,华南则迎来台风高发期。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引发中暑,需注意补充电解质。

健康知识 2025-04-11

小暑是未月吗

小暑是干支历中未月的开始,具体分析如下: 节气与月份的对应关系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干支历中午月的结束和未月的起始。未月的时间范围通常为公历6月21日至7月22日(具体日期可能因年份不同略有差异)。 未月的特殊意义 未月是夏秋交替的月份,象征火气渐弱、金气渐强的自然现象。此时段内,夏季的热量积累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弱,为秋季的来临做准备。 小暑在未月中的位置 小暑作为未月的开端

健康知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