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暑是7月6日,标志着夏季高温正式进入最旺盛阶段。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以暑热加剧、雷暴频繁为典型特征,民间常通过饮食调理和防暑措施应对这一时令变化。
-
气候特点
小暑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三伏天”前期,日均气温可达30℃以上,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尾声,华南则迎来台风高发期。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引发中暑,需注意补充电解质。 -
农事活动
此时早稻进入灌浆期,农民需加强田间排水防涝;北方春玉米开始抽雄,需防范干旱。沿海地区渔民会趁台风间隙抢收海产,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捕捞传统。 -
养生习俗
民间有“食新”(尝新米)和“晒伏”(晾晒衣物)的习俗。推荐食用莲藕、绿豆等清热食材,正午避免户外活动。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8℃。
小暑后约15天将迎来大暑,这段时间可提前检查防暑降温设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高温天气下老人儿童需特别注意补水,外出建议佩戴遮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