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做清明羹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明节当天及前后半个月内,其中新坟需连续三年在正清明当日祭扫并做羹饭,旧坟则可灵活选择清明前后七天或八天的日期。这一习俗既体现对祖先的敬重,也蕴含“前七后八”的传统时间观念。
清明羹饭是宁波祭祖的核心环节,需准备鱼、肉、竹笋等时令菜肴,黄豆芽象征兴旺,豆腐代表田地,烤麸寓意富裕。祭品通常摆十六盘,祭拜后焚烧锡箔祈福。新坟家庭尤其重视正清明当天的仪式,认为此时“抔土带愁”,需尽早完成以表哀思。
传统上,宁波人扫墓前必做清明羹饭,且不同家族可能根据黄历择吉日。随着时代变迁,部分家庭简化流程,但核心时间规则仍被保留。现代公墓祭扫虽以鲜花替代纸钱,羹饭仪式仍常见于家庭祭祀中。
如今,清明羹饭的时间选择既延续古礼又适应现实,如海外游子可提前返乡祭奠。这一习俗通过食物与仪式,将孝亲文化代代相传,成为宁波人清明时节的独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