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芫荽(大香菜)的栽培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结合权威信息综合整理如下:
一、品种选择
缅甸芫荽主要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两种:
-
大叶品种 :株高较高,叶片宽大,产量较高,但香味较淡;
-
小叶品种 :株高较矮,叶片细小,香气浓郁,耐寒性强,适应性强,但产量稍低。建议根据需求选择,若追求香气优先选小叶品种,若需高产则选大叶品种。
二、种子处理
-
浸种催芽 :将种子浸泡在48-50℃温水中3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加速吸水。也可用赤霉素(5mg/L)浸种12小时,提高发芽率;
-
破壳处理 :播种前用手轻搓种子外壳,或使用工具轻击使其破裂,减少发芽阻力。
三、土壤与容器准备
-
土壤选择 :需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pH值控制在6-7之间,可添加腐熟有机肥(如农家肥、堆肥)增强肥力;
-
容器要求 :选择有排水孔的花盆、花箱或种植盆,确保底部透气性良好。
四、播种管理
-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15-2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每亩用种量1.5-2公斤;
-
间苗定苗 :当幼苗长至3-5厘米高时,间苗至株距3-5厘米,去除过密苗并清除杂草。
五、肥水管理
-
基肥施用 :整地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3000千克,配合磷酸二铵、硫酸钾等复合肥;
-
追肥与浇水 :生长期间追施氮肥1-2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避免烂根。
六、环境管理
-
光照与温度 :需充足阳光(每日6小时以上),最适温度17-25℃,夏季高温时需遮阳降温;
-
通风与除草 :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定期除草,减少病虫害发生。
七、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 :轮作非伞形花科蔬菜(2年3茬以上),控制连作;播种前消毒种子,收获后清理田园;
-
化学防治 :发现病虫害时,可用50%扑草净或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喷洒除草,配合灌根杀菌剂。
八、收获与储存
-
收获时间 :播种后4-6周可收获,可逐叶采摘或整株剪下;
-
储存方法 :收获后及时晾干,密封保存,避免发霉变质。
通过以上步骤,结合缅甸当地气候条件调整管理措施,可有效栽培出香气浓郁、品质稳定的芫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