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核心含义
-
字面与象征意义
谷雨得名于“雨生百谷”,象征降水滋润下农作物茁壮成长。此时段降雨量显著增加,为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等农事活动提供了关键条件。
-
农耕文化象征
反映古代农耕社会对自然节律的依赖,通过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与谷雨的农事活动高度契合。
二、时间与天文特征
-
公历时间
每年4月19日至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节气,具体日期可能因年份略有不同。
-
气候特点
-
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可达20-22℃。
-
降水明显增多,南方年降雨量约30-50毫米,利于农作物生长。
-
三、农事与自然现象
-
重要农事活动
-
播种移苗:秧苗初插、瓜类种植的关键时期。
-
病害防治:需防范春雨引发病虫害。
-
-
自然物候现象
-
植物生长: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鸣叫,牡丹绽放,樱桃成熟。
-
气候特征:西南地区有“杨花落尽子规啼”的典型景观。
-
四、文化内涵
谷雨与雨水、小满等节气共同构成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体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总结。其名称“雨生百谷”蕴含生态智慧,至今仍被农耕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