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暑时节的古诗,以左河水的《处暑》为代表作,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
一、原文与注释
《处暑》(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注:此诗为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暑气消退、秋风初起,后两句描绘秋收时节的繁忙景象。)
二、诗句解析
-
首联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
“一度暑出” :点明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暑气消退的节点,呼应节气特征。
-
“秋风送爽已觉迟” :通过“迟”字,既表达秋风初至的凉意尚需时日渗透,又隐含对盛夏时光流逝的感慨。
-
-
颔联 :“日移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
“日移南径斜晖里” :描绘太阳南移、斜阳映照田野的景象,体现季节转换中光影的变化。
-
“割稻陌阡车马驰” :以动衬静,展现秋收时节的繁忙与活力,车马穿梭、稻浪翻滚的动态画面跃然纸上。
-
三、艺术特色
-
时空结合 :首联写时间(处暑)与气候(秋风),颔联写空间(南径田野)与活动(割稻),形成多维度的时空对照。
-
以景写情 :通过“已觉迟”的主观感受,反衬出对夏日时光的留恋,同时烘托丰收的喜悦。
-
语言凝练 :四句诗仅28字,却涵盖气候、景象、农事等多重内容,意境深远。
四、历史背景
左河水是唐代诗人,其《处暑》一诗开创了以节气为题的诗风,对宋代同类创作有重要影响。此诗被宋代吕本中、明代张穆等诗人仿效,成为处暑节气文化的重要载体。
五、总结
左河水的《处暑》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将自然节气与农耕生活融合,既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规律,又传递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是中华传统节气文化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