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作为江苏省省会的时间段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首次成为省会(1929年2月-1937年)
-
迁都镇江
1928年7月,江苏省政府由南京迁至镇江,镇江成为江苏首任省会,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
二、短暂回归与沦陷(1937年-1945年)
-
短暂回归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镇江被占领,江苏省政府迁往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江苏省政府短暂迁回镇江。
三、再次成为省会(1945年9月-1949年2月)
-
抗战后回归
1945年9月,江苏省政府重新迁回镇江,直至1949年2月因国民党撤退而结束省会地位。
补充说明
-
镇江是江苏历史上省会时间最长的城市,总计20年2个月(若排除沦陷期)。
-
1949年后,镇江拆分为镇江市和丹徒县,1983年设为地级市,面积大幅缩减至原省会时期的1/4。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可清晰勾勒出镇江在民国时期省会地位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