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虽然整体温度不算极高,但夏季常出现闷热天气,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因素:
一、地理与气候因素
-
低纬度与太阳辐射强
广东位于北纬20°09′~25°31′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接近赤道,全年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基础温度较高。
-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天气炎热干燥。这种气候特征与低纬度密切相关,且海洋调节作用有限。
-
湿度影响
广东空气湿度较大,湿度会加剧体感温度。当温度接近30℃时,湿度每增加10%,体感温度可能升高约2℃。
二、地形与城市因素
-
地形与城市热岛效应
广东地形复杂,城市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且建筑物密集,热量易积聚且不易散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机动车尾气排放、空调使用等人为因素也加剧了这一问题。
-
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移动
夏季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广东,形成“大锅盖”天气,抑制云层和降水,导致持续高温。秋季高压南撤后,气温波动加剧。
三、其他因素
-
全球变暖 :近年气候变暖趋势使广东冬季气温波动范围扩大,极端高温事件频发。
-
局部天气系统 :如2022年7月广东受副热带高压异常滞留影响,出现历史同期第三高高温天气过程。
广东夏季高温是地理、气候、地形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湿度、城市热岛及副热带高压是关键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