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历史上确实存在下雪的记录,但具体年份和地区需结合文献记载和气象数据综合分析:
一、历史文献记载的下雪事件
-
1245年(北宋时期)
广州大雪三日,积雪盈尺,是广东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雪灾。
-
1415年(明朝永乐十三年)
广州梅花因大雪枯死,显示降雪对当地植被的显著影响。
-
1618年、1654年、1666年、1690年、1833年、1835年、1861年、1877年、1892年
广州多次出现大雪记录,其中1835年广州城积雪高达四寸余,被形容为“漫天如飞絮”。
-
其他地区下雪
-
1569年 :佛山西樵山出现大雪,导致植物挂冰。
-
1877年 :广州光复寺曾降大雪。
-
二、近现代的降雪记录
-
2014年
广州番禺、南海等地出现罕见的夏季大雪,但被部分人误认为冰雹。
-
2016年
广州城区首次出现短时雨夹雪,距今87年。
-
2021年
韶关出现大雪,引发市民怀旧情怀。
三、下雪频率与特点
-
历史频率 :广东冬季下雪属罕见现象,但历史上有多次明确记载,如广州1618年、1835年等。
-
地理差异 :主要出现在粤北山区(如从化、花都)和海拔较高的地方,如佛山西樵山。
-
气候原因 :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每年1-2月可能出现降雪,但持续时间短、强度小。
四、总结
广东下雪多与高海拔、冷空气南下及特殊气候条件相关。历史上最严重的雪灾发生在2008年,但日常降雪极为罕见。近年广州城区首次降雪记录为2016年,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