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日》是一首描绘立春时节景象和情感的词。以下是该词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赏析
-
春已归来 :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
-
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美人头上飘动着春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喜庆。
-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虽然有春风,但寒冷的气息仍未完全消散,暗喻当时的社会环境仍有动荡和不安。
-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燕子尚未北归,料想它们在梦中回到了过去的西园(汴京),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
-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立春之日,人们本应欢聚一堂,品尝黄柑酒和青韭等食物,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荒凉和人们的无奈。
-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东风吹拂,梅花和柳树开始复苏,但这也意味着人们更加忙碌于享乐,无暇顾及其他。
-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当人们闲下来时,镜中的朱颜已经逐渐衰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词人心中充满忧愁,却无人能够理解他的苦闷。
-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词人害怕看到花开花落,以及朝来塞雁先还,这些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
立春节的含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土壤逐渐解冻,万物复苏。在古代,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会剪彩为小幡,称为春幡,悬挂于家人头上或花枝之下,以示庆祝。
辛弃疾的情感表达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通过对立春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同时也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无奈,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