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
春社,又称春社日,是 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主要是为了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事丰收。春社的时间一般为 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这个戊日是指天干中的“土”。春社通常在 春分前后 举行,但具体日期在历史上有所变化,不同朝代和地区的日期有所不同。
在周朝时期,春社在春分后的甲日举行,是最重要的天子祭祀活动。到了唐宋时期,春社成为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许多文人墨客如杜甫、陆游等都曾描绘过春社的盛况。明清以降,春社与“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逐渐融合,部分地区习俗简化,但乡村仍保留祭祀传统。
春社不仅是一个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更是丰收与农业信仰的集中体现。古人在春天播种时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秋天收获时再报答神灵的恩赐。春社和秋社合称为“社日”,象征着春天的旺盛生命力和耕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