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治疗是什么情况要怎么做

感觉盆底肌有问题,想知道这是啥病,还有怎么治,比如要吃药、锻炼还是手术之类的。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盆底肌治疗主要是针对盆底肌功能出现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了解盆底肌的作用、功能障碍的原因、症状、治疗方式等关键点。 1. 盆底肌作用:盆底肌像吊床一样承托着盆腔内的器官,如膀胱、子宫、直肠等,对控制排尿、排便和维持性功能等有着重要作用。 2. 功能障碍原因:怀孕和分娩是常见原因,孕期子宫增大对盆底肌的压力以及分娩时的损伤。长期的腹压增加如肥胖、慢性咳嗽等也可导致。 3. 症状:可能出现尿失禁,如咳嗽、大笑时漏尿;盆腔器官脱垂,感觉有肿物脱出阴道口;还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等。 4. 非手术治疗:凯格尔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肌肉力量。生物反馈疗法,借助仪器让患者直观感受盆底肌活动并进行训练。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盆底肌功能障碍,经评估后可进行手术修复,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选择。 盆底肌治疗是针对盆底肌功能异常的综合应对。盆底肌作用广泛,功能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且症状多样。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等多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产后肚子松弛怎样收紧

产后肚子松弛可通过多种方式收紧。运动锻炼方面,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瑜伽等可增强腹部肌肉力量,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辅助器具收腹带能起支撑塑形作用,但使用有讲究。生活习惯上,保证睡眠、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有益。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可改善产后肚子松弛状况。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风湿病要如何治疗

产后风湿病治疗多方面开展。生活调理上,要保暖休息,居住环境需温暖干燥,避免劳累以减轻症状。物理治疗方面,热敷、按摩、针灸有一定效果,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按摩针灸调节机能缓解疼痛。药物治疗症状严重时考虑,雷公藤多苷片和青霉胺可治疗但需遵医嘱。综合治疗中,三者相互配合,患者要重视保养促进康复。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风湿病如何治疗

产后风湿病治疗需综合多种方法且是长期过程,要制定个性化方案。生活方式上要保证休息、居住环境适宜、饮食营养。物理治疗可热敷、按摩和适度康复锻炼。药物治疗如布洛芬、雷公藤多苷片,要遵医嘱谨慎使用。心理方面,家人要关心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多方面综合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出现尿路感染该如何应对

产后发生尿路感染需多方面应对。个人卫生上,产后女性要注意会**清洁、勤换内裤保持干燥。增加饮水,每天1500 - 2000毫升,以冲洗尿道减轻炎症。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食物。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感染程度,较轻可通过上述措施缓解,较重需药物治疗且要遵医嘱。总之要综合应对以促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焦虑症如何治疗

产后焦虑症可从多方面改善。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效果佳,能纠正不合理想法减轻症状。生活上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可改善情绪。家人支持很关键,分担压力给予温暖。病情严重时可药物治疗,如柴胡疏肝解郁、安神补脑液改善睡眠与焦虑,但要遵医嘱。多方面治疗协同作用,有助于产后焦虑症患者康复。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出现尿路感染如何应对

产后尿路感染可多方式应对。首先要注重个人卫生,每日温水清洗会**、勤换内裤保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其次增加饮水,每天1500 - 2000毫升,冲洗尿路减轻症状。再者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果增强抵抗力。若感染严重需药物治疗,如呋喃妥因、磷霉素等,要遵医嘱。综合这些措施可有效应对产后尿路感染。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得了尿路感染该如何处理

产后尿路感染需注意多方面。症状上,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下腹痛可能是其表现,由细菌侵袭尿路致炎症反应引起。生活方面,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多喝水、多休息。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做尿常规等检查。确诊后可能用呋喃妥因、磷霉素等药治疗,要遵医嘱。重视多方面措施应对,否则感染加重影响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胸胀痛如何应对

产后胸胀痛常因乳汁淤积、乳腺炎等引起。乳汁淤积时要增加哺乳次数排空乳房,热敷每次15 - 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按摩从外周向乳头方向能疏通乳腺管,要穿戴合适内衣。若胀痛持续不缓解且伴有乳房红肿、发热、寒战等症状可能是乳腺炎,需就医,一般情况可通过上述方法缓解,有异常必须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胸胀痛如何解决

产后胸胀痛可多方式缓解。一是正确哺乳,早吸吮、按需喂、交替喂以保乳汁排出。二是适当按摩,以乳头为中心向乳晕轻按,力度适中可疏乳腺管。三是调整饮食,少油腻高糖食物,多蔬菜水果。四是选合适内衣,避免过紧过松。产后胸胀痛常见,这些方法能缓解,正确哺乳是关键,其他配合可减轻不适。

名医问答 2025-02-16

产后腰酸背痛如何解决

产后腰酸背痛常见,可从多方面缓解。首先是休息,产后身体虚,充足睡眠、减少弯腰抱孩子能减轻腰部负担。其次适当运动如产后瑜伽、散步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要循序渐进。再者调整姿势,坐站都要正确。最后补充钙、维生素D等营养,如牛奶、豆制品。综合这些方法可有效缓解,若长时间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6

超过预产期一星期还未生产该如何应对

超过预产期一周未生需综合评估。要关注胎儿状况,超声、胎心监护可查其是否健康,异常时可能终止妊娠;胎盘功能可能随时间下降,老化时需干预;羊水过少会使胎儿受压,异常时考虑催生或手术;孕妇身体条件允许可等待自然分娩,有并发症则可能干预。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通过检查决定等待还是医学干预确保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6

超过预产期一星期仍未生产该如何应对

超过预产期一周未生较常见。首先要密切观察,孕妇需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胎动异常可能胎儿有危险。其次检查胎儿状况,超声评估胎儿大小、羊水、胎盘功能等,羊水少或胎盘老化要处理。再者,若胎儿和孕妇状况允许可考虑诱导分娩,但要综合宫颈成熟度等因素。也可能需住院观察。不必惊慌但要重视,就医后由医生判断后续分娩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16

女性雌激素高怎么调理

女性雌激素高可从生活方式和饮食等方面调理。情绪调节上,不良情绪影响激素平衡,乐观心态及舒缓情绪的方式可助激素正常。睡眠要充足,每晚7 - 8小时高质量睡眠利于激素稳定。避免肥胖很关键,合理饮食与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饮食调节方面,减少富含植物雌激素食物和高脂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这些方面都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做好可使其回归正常。

名医问答 2025-02-16

女性雌激素高的调理方法

女性雌激素高可从多方面调理。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减少含雌激素高的食物摄入。生活方式方面,规律作息保证7 - 8小时睡眠,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情绪调节可通过冥想、瑜伽等保持良好状态。若情况严重,可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螺内酯等,综合多种方式可有效调理雌激素高的情况。

名医问答 2025-02-16

孕期湿气重怎样去除

孕期湿气重表现为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改善方式如下:饮食上可多吃红豆、芡实熬制的粥,少吃油腻生冷食物,薏仁要谨慎食用;适度运动如散步可促进新陈代谢,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居住环境需干燥通风;要保证规律作息。孕妇特殊,不可随意用药,通过这些方式可改善湿气重状态,保障孕期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6

孕期浮肿如何应对

孕期浮肿常见,可通过多种方式应对。一是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抬高下肢、定时改变姿势;二是适当运动如散步;三是饮食调节,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同时要监测血压,血压异常升高需就医。若浮肿严重或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也要就医。多数情况可通过生活等方式缓解,严重或有不适要就医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6

孕期出现尿路感染该如何应对

孕期指怀孕整个时期,孕期发生尿路感染需依感染程度采取措施。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干燥可减少细菌滋生。增加饮水至每天1500 - 2000毫升能冲洗尿道减轻症状。出现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判断严重程度后处理,轻度可非药物改善,严重需谨慎对待。孕期不能自行用药,谨慎对待尿路感染才能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6

孕囊位置偏低如何处理

孕囊位置偏低可应对。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定期检查、关注异常症状。休息很关键,应多卧床少走动,避免久站久蹲。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会刺激子宫引发宫缩致孕囊下移增加流产风险。定期检查可观察孕囊位置变化以便及时处理。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需就医。总之要谨慎对待,遵医嘱采取合适方法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6

孕囊位置偏低的处理方法

孕囊位置偏低时,孕妇需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检查、关注阴道出血,必要时住院观察。多休息可减少子宫压力,避免孕囊下移;剧烈运动会增加腹压影响孕囊;定期检查能监测孕囊位置变化;阴道出血是危险信号需及时就医;位置极低且出血严重可能要住院。虽有风险,但孕妇重视且配合医生即可保障孕期顺利。

名医问答 2025-02-16

孕囊位置偏低如何应对

孕囊位置偏低可应对。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多躺卧减少身体负担。其次避免剧烈运动,像跑步等都不行,防止孕囊下移或流产。再者定期检查,超声关注孕囊位置变化以便采取措施。还要关注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有情况及时就医。必要时医疗干预,但方式依个体情况而定,谨慎对待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16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