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
小麦白穗是由多种病害引起的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穗部变白、籽粒不饱满或无籽粒。以下是主要病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一、主要病害类型
-
全蚀病
- 症状 :根系发黑腐烂,茎秆基部呈“黑脚”状,白穗成片发生,易连根拔起。 - 防治 :与经济作物轮作(如大豆、马铃薯);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
茎基腐病
- 症状 :茎秆基部黑褐色腐烂,易断开形成枯白穗,严重时整株死亡。 - 防治 :深翻土壤杀灭病原菌;播前拌种;返青期喷施杀菌剂。
-
赤霉病
- 症状 :扬花期遇雨发病,穗部出现粉红色霉菌,后期变为红白相间,形成“烂麦头”。 - 防治 :及时喷施杀菌剂(如戊唑醇);避免雨天作业;清洁田间残茬。
-
纹枯病
- 症状 :茎基部1-3节出现云纹状褐色病斑,后期茎秆枯死,白穗从顶部向下发展。 - 防治 :灌根施药(如多菌灵);轮作;避免过度密植。
-
根腐病
- 症状 :苗期茎基部出现褐色斑点,后期根系腐烂,导致植株矮小、白穗。 - 防治 :灌根施药(如甲霜灵);改善排水条件;减少秸秆还田量。
二、其他可能原因
- 低温冻害 :春小麦越冬期或冬小麦返青期受冻,导致分蘖点或生长点死亡。- 虫害 :吸浆虫、芽虫等刺吸茎秆,阻断营养传输。- 环境因素 :干热风、土壤缺磷等也会加重白穗现象。
三、综合防治建议
-
农业管理 :
-
轮作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深翻土壤;合理密植。 - 选用抗病品种,播前拌种,灌根施药。2. 病害监测 :
-
田间观察病株分布,及时隔离病株;记录发病阶段。3. 应急处理 :
-
发现白穗后尽早喷施针对性杀菌剂,避免病害蔓延。通过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穗的发生,保障产量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