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险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两大核心保障,前者覆盖产检、分娩、计划生育手术等医疗支出,后者为女职工产假期间提供工资替代补贴。部分地区还扩展至男职工护理补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等创新政策,关键亮点包括:全额报销分娩费用、津贴按单位平均工资计发、配偶可享部分待遇。
生育医疗费用涵盖三类:一是产前检查与分娩费用,如B超、住院药费、手术费;二是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节育、复通术等;三是妊娠并发症治疗费,如难产、大出血等特殊情况。报销方式多为按比例或定额支付,部分地区实现医院直接结算。
生育津贴计算标准统一:以用人单位上年度月均工资为基数,按产假天数发放。例如,98天基础产假可领约3.3个月津贴,难产或多胞胎额外增加15天/胎。申领流程简化,多数地区支持线上办理,10个工作日内到账。
其他延伸保障包括:男职工未就业配偶可报销50%医疗费;灵活就业人员逐步纳入参保范围;失业人员通过失业保险代缴生育险。需注意,辅助生殖(如试管婴儿)仅部分省份纳入报销,且需满足连续缴费期限(通常6-12个月)。
建议参保前确认当地细则,及时办理生育登记,保留医疗票据。政策动态调整频繁,可通过医保局官网或APP查询最新待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