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核心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障碍,导致血液尿酸浓度超标(>420μmol/L)。治疗需从饮食控制、药物干预、生活习惯调整三管齐下,关键措施包括: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2000-3000ml、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并同步管理肥胖、高血压等合并症。
-
饮食调整是基础
避免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选择低脂乳制品、全谷物和新鲜蔬果。酒精(尤其啤酒)会抑制尿酸排泄,需戒断;高糖饮料和果糖同样会升高尿酸,应替换为白开水或淡茶。每日肉类总量建议≤150g,优先选择鸡胸肉等低脂蛋白。 -
药物干预需个体化
无症状但尿酸≥540μmol/L或有痛风史者需药物控制。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适用于合成过多型患者,而苯溴马隆等促排泄药物适合排泄障碍者。急性痛风发作期可短期用秋水仙碱或NSAIDs止痛,但需与降尿酸药错开使用周期。 -
生活习惯同步优化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酸,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血液浓缩。推荐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减重(目标BMI<24)。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升尿酸药物。 -
长期监测与并发症预防
定期检测血尿酸,目标值控制在<360μmol/L(痛风患者<300μmol/L)。警惕尿酸性肾结石或痛风性肾病,通过碱化尿液(如口服碳酸氢钠)维持尿pH6.2-6.9。若出现关节畸形或痛风石,需考虑手术清除。
提示:尿酸高是慢性代谢问题,需终身管理。即使无症状,持续超标也可能损伤血管和肾脏。建议每3-6个月复查,结合医生建议动态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