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重要病害,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病斑呈梭形或纺锤形、穗颈腐烂形成白穗、谷粒出现褐色凹陷斑。该病可侵染水稻各生长部位,严重时导致减产30%-50%。
-
叶片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梭形病斑(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霉层)。潮湿环境下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多个病斑融合可致叶片枯死。 -
茎秆与穗颈症状
穗颈和枝梗受害时形成暗褐色病斑,后期变黑腐烂,阻断营养输送导致白穗或秕谷。节部受害会出现黑褐色环状凹陷,易折断倒伏。 -
谷粒症状
染病谷粒初期呈现褐色椭圆形斑点,后期凹陷成灰白色,严重时整粒变黑腐烂。乳熟期受害会在颖壳表面形成不规则霉层。 -
特殊症状识别
急性型病斑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病斑快速扩大并产生大量孢子;慢性型病斑具有明显褐色边缘,适宜病菌越冬传播。
发现病斑需立即采取药剂防治,同时注意清除病残体、选用抗病品种。田间管理应避免偏施氮肥,保持浅水勤灌与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