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需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核心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肥水、及时药剂防控。稻瘟病可导致减产10%-50%,甚至绝收,其病菌通过空气传播,需重点防控苗瘟、叶瘟和穗瘟三个关键时期。
- 抗病品种选择:优先种植德优8号、德优16号等抗病性强的优质稻种,连续种植4-5年后需更换品种以避免抗性衰退。
-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或拌种,阴干后再催芽,可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
- 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采用“前促、中控、后补”原则,基肥占60%-70%,分蘖肥20%-25%,穗肥10%-15%。灌水遵循“浅-深-浅”模式,适时晒田。
- 药剂防治:
- 叶瘟:发现中心病株时立即喷药,选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20%新克瘟散乳油,7天后重复一次。
- 穗瘟:破口前3-5天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推荐三环唑、稻瘟灵或春雷霉素,阴雨天需雨后5-7小时补喷。
- 田间监测:老病区、贪青田块及阴雨天气需加强巡查,病叶率达3%-5%时立即防治,重病田需连喷2-3次。
提示:稻瘟病防治需结合农业措施与化学手段,药剂需轮换使用以避免抗药性,同时注意安全间隔期。农户应定期参加技术培训,掌握最新防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