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建议介入治疗癌症的核心原因在于其适用性有限、风险较高且无法根治肿瘤,尤其对肝功能差、凝血异常或晚期转移患者可能弊大于利。
-
患者基础条件限制:肝功能差(如肝癌患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介入治疗可能加重肝损伤或引发大出血;身体虚弱、重度贫血患者则因能量供应不足易出现休克等危险并发症。
-
治疗局限性显著:介入治疗仅针对局部病灶(如肝癌TACE术),对已转移的肿瘤效果微弱,且无法解决全身性癌细胞扩散问题,复发率较高,多数需多次治疗。
-
并发症风险突出:操作中可能引发出血、感染、血管或脏器损伤,辐射和药物副作用进一步增加身体负担,尤其对晚期或广泛转移患者风险收益比不理想。
-
综合治疗优先级更高:手术、放疗、靶向等系统性治疗能更全面控制肿瘤进展,而介入治疗常作为辅助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症,盲目选择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提示:癌症治疗需个体化决策,患者应结合专科医生建议和多学科会诊结果选择方案,避免因“微创”或“新技术”误区忽视整体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