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下段静脉曲张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阶梯式治疗,核心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干预,关键在于预防破裂出血和降低门静脉压力。
-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静脉曲张或无出血史患者。常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
内镜治疗:中重度或已出血患者的首选方案。
- 套扎术(EVL):通过内镜用橡皮圈结扎曲张静脉,使其缺血坏死并脱落。
- 硬化剂注射(EIS):向曲张静脉内注射聚桂醇等硬化剂,促使血管闭塞。
- 组织胶注射:针对胃底静脉曲张,采用“三明治法”(硬化剂+组织胶+硬化剂)快速止血。
-
手术与微创治疗:
- 分流术(如TIPS):经颈静脉建立肝内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反复出血或药物/内镜无效者。
- 断流术:直接离断曲张静脉,但可能增加肝性脑病风险。
-
生活方式管理:避免粗糙、辛辣食物及酒精;控制腹压(如预防便秘);定期胃镜复查,尤其肝硬化患者需每6-12个月评估病情。
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是核心,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方案并坚持随访,以最大限度降低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