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手足徐动症是一种以肢体远端(如手指、足趾)出现缓慢、不规则“蠕虫样”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伴随肌张力异常和特殊姿势(如“佛手”样姿势),多为基底核区病变所致,可累及面部及躯干,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
核心表现:患者双侧肢体远端(如手腕、手指、脚趾)会出现无目的的扭转、伸展或弯曲动作,呈“佛手”样或“蚯蚓爬行”状,面部可能伴随挤眉弄眼、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
-
常见病因:
- 遗传因素:部分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如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 脑损伤:新生儿窒息、核黄疸、早产、产伤等围产期问题,或成人脑炎、脑卒中、脑肿瘤等。
- 其他疾病:脑瘫、肝豆状核变性、药物副作用(如抗精神病药过量)也可能引发。
-
诊断与检查:需结合临床症状(如不自主运动特点)及影像学检查(MRI、CT显示基底核异常),必要时通过基因检测排除遗传性疾病。
-
治疗与管理:
- 药物:抗癫痫药、肌松剂(如巴氯芬)或肉毒素注射缓解症状。
-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改善肌肉协调性,作业治疗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 手术:严重病例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
高发人群:
- 有家族遗传史者;
- 围产期异常(如早产、缺氧)的儿童;
- 脑部外伤或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提示:若发现双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或发育迟缓,建议尽早就诊神经科,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多数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