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对医院和药房的检查旨在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打击骗保行为、保障患者权益,并通过智能监控与大数据分析确保医疗资源合理分配。这类检查是维护医保体系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措施,直接影响公众就医质量和基金安全。
检查重点聚焦三大领域。一是药品与诊疗项目合规性,核查处方是否过度开药、虚增项目或串换高价药品;二是费用结算真实性,防止伪造就诊记录、冒用他人医保卡等骗保行为;三是服务协议履行情况,确保医院和药房严格遵循医保政策,例如低价药供应、集采药品落地等。
技术手段提升检查效率。医保局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分析诊疗数据、药品流向和费用异常,例如同一患者短期多次高频开药、单次诊疗费用显著偏离行业标准等。跨部门数据共享(如与卫健、药监部门联动)帮助锁定违规线索,例如比对药店销售记录与医保报销数据,发现“假患者、假病情、假票据”等行为。
违规后果与整改措施并重。对查实的骗保行为,医保局可追回基金、罚款、暂停医保资质甚至移交司法。例如,某医院因虚构透析治疗记录被追回千万基金并解除医保协议。检查结果通常要求机构限期整改,强化内部管理,例如完善处方审核流程或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杜绝冒名就医。
公众监督与行业自律结合。医保局鼓励群众通过热线、App等渠道举报可疑行为,并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形成震慑效应。推动行业协会制定自律规范,例如要求药店明示集采药品价格、医院公示医保报销比例,促进透明化运作。
医保局常态化检查不仅保护了“救命钱”,也推动医疗行业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公众可通过关注官方通报、核对个人医保账单等方式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