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关于“全国唯一标识码登记号”的定义和用途,需结合不同领域的具体代码类型进行说明:
一、主要代码类型
-
工商注册号(登记号)
企业或组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时取得的唯一识别码,包含企业名称、类型、地址等信息,是传统的企业身份标识。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自2015年“三证合一”改革后,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为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其中第9位至倒数第2位(共9位)即为原组织机构代码。
-
税务登记号
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由行政区划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组成,用于税务管理和信息共享。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13位代码,用于标识生产许可证范围内的企业及产品。
二、适用场景
-
企业身份识别 :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8位)是企业的“身份证”,适用于工商、税务、银行等场景。
-
产品标识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号用于具体产品的生产许可管理。
-
其他领域 :如商标注册号(12位)、婚姻登记号等,分别对应不同部门的登记系统。
三、注意事项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取代了原有的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号。
-
扣缴义务人识别号 是税务领域对特定纳税人的补充标识,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同。
建议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判断所需代码类型,如企业日常经营主要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产品生产需配合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号等。